國光花市鹿角蕨商機轉冷 老業者嘆買氣不如前
臺中大里國光花市攤商多年前看準鹿角蕨商機,引進多品種,但近年市場趨於飽和,不禁感嘆「買氣大不如前」。(潘虹恩攝)
室內植栽鹿角蕨近幾年掀起一股「養鹿」風潮,臺中大里國光花市有攤商多年前看準商機,掛起各類品種鹿角蕨,一時蔚爲風潮。不過,隨着愈來愈多業者加入鹿角蕨市場,且品種發展增多,花市鹿角蕨價格下滑且買氣轉弱,讓老攤商不禁感嘆「買氣大不如前」。
大里國光花市攤位約300多攤,經營包括花卉、石頭藝品等類別,近年除花卉外,包括多肉、觀葉植物和鹿角蕨等綠植也增加不少。其中,鹿角蕨因獨特外觀與好入手,吸引不少民衆加入「養鹿」行列,國光花市不少攤販也掛起鹿角蕨,品種從女王、爪哇、亞猴、侏儒系列等,琳瑯滿目。
花市何姓業者5年多前看準當時流行室內綠化植栽,鹿角蕨因長得可愛又好種,看準商機,也從菲律賓、印尼等地引進鹿角蕨到花市販售,單株喊價動輒千元、萬元,市場火熱。但臺灣植物栽培技術佳,不僅能量產,品種也發展愈來愈多樣,從最初18種原生種鹿角蕨,到現在市場已有數百種新品種鹿角蕨。
他說,當初花市只有他在賣鹿角蕨,現在有好幾家,隨着鹿角蕨市場漸漸飽和,一般民衆熱度下降,不禁感嘆「買氣大不如前」。因鹿角蕨屬於觀賞性植物,無法烹飪、用藥,長愈大又沒地方擺,加上他年紀大,一度或賣或送將植栽消化掉,現在攤位規模縮小,賣得佛系,仍歡迎民衆到攤位逛逛。
另名廖姓業者則說,鹿角蕨剛流行時,不少民衆看到別人種植,覺得新奇,會來購買,但他近來觀察,因花卉植栽是消費品而非必需品,整體環境買氣也不似從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