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學者示警:陸「東風-100」對印太美軍是重大威脅
東風-100(或稱長劍- 100)巡航導彈曾在2019年大閱兵時裝載於發射內亮相。(圖/新華社)
今年適逢大陸解放軍建軍98週年,《南華早報》亦在本月11日報導指大陸解放軍在週年的紀錄片中,罕見發佈「東風-100」(DF-100)長程超音速巡弋飛彈的作戰影片與畫面,呈現該武器的規格與機動性能。對此,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黃恩浩表示,可預測的是,若「東風-100」確定服役,將會對美國軍艦以及軍事基地,在印太地區的戰略佈局構成重大威脅。
黃恩浩22日於國防安全研究院撰文分析臺海情勢,並談及大陸解放軍的「東風-100」音速巡弋飛彈。黃恩浩首先指出,「東風-100」可從公路機動車輛或「轟-6N」轟炸機發射,也可從空中發射而射程可達約6千公里。
細看解放軍發佈的紀錄片,黃恩浩說明,影片中顯示「東風-100」尖錐形彈頭和超大尾翼,凸顯其機動性和突防能力而城市發射場景則展現了其在複雜地形中的機動性和生存能力,「可預測的是,一旦東風-100確定進入服役階段,此將會對在印太地區的美國軍艦和軍事基地構成重大威脅。」
黃恩浩進一步指,就紀錄片中呈現訊息,「東風-100」在大陸國防戰略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快速、遠程打擊平臺,其目的不外乎就是企圖發動波浪式攻擊,並壓倒西太平洋第一島煉和第二島鏈上由美國主導的的層層防禦,使其無法做出反應。
黃恩浩分析,從技術層面觀察,「東風-100」亦可視爲大陸在遠程精準打擊領域的重要代表性武器之一;就戰略層面而言,「東風-100」已被評估具備達成「完全作戰能力」(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的潛力,不僅大幅提升共軍遠程精準打擊與嚇阻能力,而且讓共軍能夠對印太地區的關鍵目標進行快速與精準打擊,將對美國及其盟友在印太的戰略佈局造成直接的軍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