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舉辦網路安全競賽 培訓科技人才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崔怡楓少將說明「114年軍校杯網路安全競賽」暨「國防大學參加第2屆國防應用無人機挑戰賽」規劃與成果。(記者黃迪明攝)
國防部昨日召開例行記者會,說明國防大學舉辦「114年軍校杯網路安全競賽」規劃,以及參加「第2屆國防應用無人機挑戰賽」成果,期透過產學交流與師生合作,激發軍校生創新思維與實務能力,亦能深化資安人才培訓,提升無人載具研發與技術應用,展現國軍積極導入新興科技及前瞻技術之決心。
國防部昨日舉行記者會,由發言人孫立方少將主持,國防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崔怡楓少將說明「114年軍校杯網路安全競賽」暨「國防大學參加第2屆國防應用無人機挑戰賽」規劃與成果。
在「114年軍校杯網路安全競賽」方面,崔怡楓表示,活動於5月22、23日舉行,邀請三軍官校、警察大學、陸軍專科學校、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國防大學管理及理工學院等8校院參加,區分培訓營及實機競賽。培訓營活動包含網路安全綜合課程及實機課程訓練;另於實機競賽部分,第一階段參賽隊伍依任務引導方式,進行奪旗闖關競賽;第二階段則依據主題,設計對應網路靶場環境,由各參賽隊伍達成競賽主題目標,並邀請產官學界資安領域專家擔任裁判指導。
崔怡楓指出,由成功大學舉辦的「第2屆國防應用無人機挑戰賽」,主題爲「無衛星導航系統環境執行多目標偵搜」,模擬無人機受到干擾無法使用衛星導航,在不使用第一人稱主視角操作時,於未知環境進行自主飛行與偵搜,同時獲取數量、位置等資訊。挑戰技術包含「無衛星導航自主導航」、「自主飛行與動態路徑規劃」及「機載目標物偵搜、AI影像辨識與定位」等。
崔怡楓說明,在無衛星導航環境下,團隊採用航位推算方法估算新位置,在已知初始位置下,利用加速度計及陀螺儀取得速度及航向變化,技術具自主性、即時性及廣泛適用性。另精準辨識技術,團隊針對民用車輛、迷彩塗裝軍用車輛等目標,建立專用數據集進行訓練,增加模型對目標的辨識能力。
崔怡楓也表示,未來國防大學將持續推動產學合作,培育優秀的國防科技人才,增益國防產業自主研發能力,進而強化整體防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