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捕撈威脅珊瑚礁 專家:不落實執法 海洋保護區只是空談

2025年小琉球肚仔坪水下現況,微孔珊瑚已被大量藻類覆蓋。圖/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指出,小琉球海洋保護區去年就出現近三百件違規漁業行爲,卻無一件結案,凸顯海洋保護區內的執法量能不足。專家認爲,過度捕撈是全球珊瑚礁最廣泛的威脅之一,若禁漁或限漁規範不落實執法,保護區也只是淪爲空談。

綠色和平表示,去年小琉球海保區內共發生二九一件違規事件,如採捕行爲等,卻無一件結案;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有一四八件,但僅五十七件獲處分,處分率不到一半,而該園全區僅配置三名巡守隊成員,每人平均負責一一八平方公里,相當於四五四座大安森林公園。

海洋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曉嬋表示,南方四島既然定位爲海洋型國家公園,就應有最嚴格管理保護,不要讓違法者有機可乘,落實執法,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臺東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臺灣珊瑚礁學會常務監事段文宏指出,鸚哥魚、剝皮魚等草食性魚類能抑制藻類過度生長,爲珊瑚覆育創造條件。但當這些魚羣因捕撈而減少,藻類往往迅速擴張,使珊瑚礁生態系難以恢復,要復原將會非常吃力。

段文宏說,國際經驗顯示,有效的海洋保護區不僅需要畫設邊界,還需要有配套,包括針對草食魚類的保護措施、禁漁或限漁規範、長期監測與在地社區合作,否則保護區若沒有發揮功能,很可能就只是一個被圈地的空殼而已。

屏東縣農業處表示,縣府從二○一九年起進行琉球鄉沿岸珊瑚生態系覆蓋率調查,二○二二年起投入珊瑚覆育,累積覆育四九○株珊瑚,將持續投入珊瑚覆育工作。另外有關所述二九一次違規,經查是縣府委託巡守隊的違規行爲勸導次數,並無重大違規或屢勸不聽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