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通行費10年未調 明年底檢討
交通部新任高公局長陳文瑞。(陳麒全攝)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2013年底實施國道ETC計程收費,通行費逾10年未調。高公局長陳文瑞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明年底再啓動檢討,但2027至2033年將邁入興建高峰,總經費估5千億元,將成檢討挑戰。
國道交通量緩步微增,塞車成駕駛惡夢,高公局多管齊下改善,短期施作小型工程,中長程於北中南都會區推動25項建設。陳文瑞表示,高快速公路串接後,國道路網愈趨便利,使用量攀升,中長期計劃部分施作中,總經費規模可能達5千億元,拚2033年全數完工。
陳文瑞指出,用於建設的國道基金,收入源多爲通行費,依法每3年檢討1次通行收費基準,先前檢討過3次,現維持原費率每公里1.20元,明年底再啓動檢討,要看國道基金財務狀況,前幾年收支平穩,投資建設沒太大問題,但他坦言,當2027至2033年步入國道建設高峰,對檢討通行費「挑戰確實變大」。
據審計部報告,國道基金去年進帳203億元、撥出212億元,目前還有約236億元。通行費訂定考量多種因素,固定成本如工程興建、營運成本如維護營運、通行費收入,及評估通過車種、車公里等。隨臺鐵與客運漲票價,高鐵蠢蠢欲動,通行費11年餘沒調,外界關注是否有調整空間。
另外,去年國道A1死亡事故達70件、A2受傷3525件、A3財損約4.3萬件。陳文瑞指出,A1較前年58件增加20%,A2與A3分別增加2.11及0.21%,不僅要檢討A1增加原因,內部也針對多事故路段檢討。
用路人常抱怨「烏龜車」佔用內側超車道,恐有安全風險、影響車流順暢,陳文瑞表示,依法可罰3千至6千元,影響大可加倍處罰,去年慢速車取締2.6萬件創新高,顯示佔用內側車道有增加趨勢,警方取締外,高公局將加強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