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署釋出7處國有地助攻社宅 歷史地標北投「華僑會館」也入列
▲國產署釋出7處閒置國有地。(圖/翻攝自財政部)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日前表示,爲協助中央推動社會住宅政策,近期提供7處經機關檢討後已無公用需求的閒置國有不動產,洽請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評估興辦社宅可行性。這些土地分佈於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與臺中市,合計面積逾2.2萬平方公尺,盼能加速活化利用、迴應居住需求。
國產署指出,近3年來平均每年接管約1903公頃各機關已無使用需求的國有不動產,並持續配合盤點,優先提供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住都中心)作爲社宅興辦基地。
以新北市新店區爲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原經管的15筆國有土地及4棟建物,曾被監察院指閒置多年未活化,基地面積約5789平方公尺,主要爲機關用地、部分屬商業區。國產署於今年接管後,已提供內政部國土署評估作爲社宅基地之可行性。
國產署表示,本次釋出的7處標的中,臺北市有2處。其一爲交通部觀光署經管的北投區國有住宅區不動產,即原「華僑會館」,土地面積6716平方公尺、建物面積約1萬4682平方公尺,位於北投溫泉區。該案原規劃作爲旅遊服務中心與展演空間,經檢討後認無公用需求。另一處爲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經管的士林區土地,面積3868平方公尺,地方民衆陳情盼提前拆除地上建物,規劃興建停車塔或社宅,國土署評估後認爲具社宅興建可行性。
此外,新北市另有汐止、蘆洲兩處標的,分屬新北市警察局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經管;桃園市中壢區則有空中大學經管的國有土地一筆;臺中市部分,北屯區與北區各有一處,分別由臺灣體育大學及臺中一中經管。
國產署強調,接管各機關已無使用需求的閒置國有不動產後,將優先提供作爲社宅等中央政策用途,以同步提升國家資產效益與國民生活品質,實現宜居與永續發展的願景。不僅迴應社會期待,也能有效提升國有資產運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