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菜殘渣變飼料 工程卡關
新北果菜批發市場每年生產蔬果殘渣高達986公噸,爲循環再利用,委由民間企業興建「蔬果殘渣處理中心」,原預計2021年3月完工,但因疫情影響缺工缺料、環評等問題,工程延宕至今。(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果菜批發市場每年生產蔬果殘渣高達986公噸,新北果菜公司爲循環再利用果菜殘渣,委由民間廠商建造「蔬果殘渣處理中心」,原預計2021年3月完工,但因疫情影響缺工缺料、環評等問題,工程延宕至今,被審計處提出檢討。新北果菜公司迴應,已和營建廠商協商8月31日完工,若未完工會依照合約處理。
審計處報告指出,果菜公司爲活化環保用地並增加北臺灣果菜殘渣處理場所,委託廠商在環保用地建置營運「蔬果殘渣處理中心」,期望將蔬果交易過程中因耗損而產生的蔬果殘渣轉換爲寵物或蛋雞飼料原料,提升再利用價值。
殘渣處理中心原預計2021年底完工,因受到疫情影響,加上環保局審查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同意設置許可的資料補正作業流程等影響,工程延宕至今未完工,導致受委託廠商未能產生營運效益,營運計劃書上預計2022年至2024年處理蔬果殘渣的年營收爲2600萬元至3741萬餘元,果菜殘渣清運處理方式無法實現節約效益。
果菜公司迴應,已與廠商開協調會議,廠商原本希望果菜公司同意今年底再完工,但果菜公司最後協商要求廠商展延至今年8月底完成廠房興建等事宜,也已請廠商重新檢討清運費用議價策略,及提供延遲營運導致清運效益的損失評估、彌補方案等。
新北市議員蘇泓欽則認爲,很多公共工程都會有延宕的情況,何況是委託私人公司出資興建,替新北市民考量來說,雖然大家都不希望工程延宕,但還是希望把工程做好、把環境影響降到最低,不要對附近居民造成影響,期待未來可以看到更好的果菜公司。
新北市議員黃心華表示,該類公共建設進度不僅牽動整體政策成效,更攸關預算效益與公信力,市府除了要求廠商加緊完成進度之外,亦應強化自身的行政管理,在標案設計階段就做好把關、提升專案管理及延宕預警通報機制,以確保民間參與與社會資源投入能獲得穩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