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婷,風平浪靜的姐姐
樹一樣的女人,郭碧婷。
一年前,郭碧婷參加《乘風2024》,蔡文靜如此評價她:“像一棵樹,根很長,紮在那個地方,可以萬物生長。”
今年,郭碧婷參加《毛雪汪》,李雪琴如此評價她:“像植物,有一種讓我非常想要接近的狀態和氣質,很有安全感。”
情緒穩定、內核穩定,近幾年大家對郭碧婷的印象總逃不開“穩”字。人們發現郭碧婷看似“溫順柔弱”的外表下,其實藏着強大而平和的心,猶如大樹——不因風雨動搖,不以世俗悲喜,我自盎然生長。
這位像植物、像大樹的女士,究竟是如何生長的?又爲何如此吸引人呢?
當被問到“小孩更怕爸爸還是怕媽媽”,郭碧婷毫不猶豫又平淡地回答:怕我,當然是怕我呀。獲得小朋友的“敬畏”,她不靠嚴厲或兇狠,而靠“冷靜”。
郭碧婷分析,爲什麼有些大人會被小朋友牽着鼻子走,因爲他們被孩子牽動着情緒,而她完全不會,所以當孩子發現“情緒牽動”這招失效了,自然就會感到“害怕”。
在“裝可憐換取需求滿足”時郭碧婷不哄也不否認需求,而是直接詢問並滿足,交流平等而順暢。
一個小故事,體現了郭碧婷情緒管理的第一招:冷靜。
遇見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掌握。就像向佐說的,郭碧婷在家從來不吵架,遇到問題先講道理溝通,溝通無果在冷處理消化,反正從不憤怒也不內耗。
綜藝上,向佐因爲郭碧婷指錯而路怒,不僅把郭碧婷嚇哭還不理睬郭碧婷的主動示好,過後又想默默緩和,主動牽郭碧婷的手,郭碧婷直接:我現在不想牽手。向佐這才鄭重道歉。
這是郭碧婷情緒管理的第二招:明確需求。
開始的示好不代表討好,而是散發想要緩和以及解決問題的健康信號,當遭到對方的漠視,和好信號消失更替爲:我不開心,不想你隨意和好就和好的明確信號。
情緒管理第三招是:允許錯誤發生。《乘風2024》中張予曦因爲感覺自己拖後腿感到抱歉,甚至都急哭了,郭碧婷在旁邊邊聽邊大口吃飯,採訪的時候來了句:其實我纔是最拉跨的,但是我臉皮厚。
劉忻因爲訓練效果不佳感到難過,郭碧婷安慰她:幹啥事都要臉皮厚。
“臉皮厚”的花語其實是“允許錯誤發生”。就像她安慰靳夢佳說得那樣:“最後一名不丟人,這就是人生的一個過程。”無需證明什麼,不太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怎麼樣,各種排名的結果怎麼樣,我就是這樣。
唱歌不太會,練就是了,跳舞不太熟,學就是了。人生沒有對錯,都是經歷。
郭碧婷的“穩”來自自我認可以及強大的主體性,她建立了自己的內在秩序,且堅定不移地認可與執行。
作爲隊長沒人選,她淡定地說:“這很正常,別人選你當隊長,也不一定會選你。”還特別高情商地補充:“難受的不是我,應該是那些很多人選的隊長吧,拒絕別人是很難的。”她從來不隨意否定自己的價值,對自我保持客觀認可,所以沒有多餘的情緒消耗。
她也可以坦然地表示自己不喜歡社交,也不會因爲“不合羣”感到侷促。郭碧婷從小就不會組團上廁所,她說:“我理解他們爲什麼要一起上廁所,也理解自己爲什麼想要一個人。”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如此,郭碧婷不僅能“穩”住自己,也能“穩”住他人,她總是能嘴角微笑地說出堅定不移的話,給人力量。
拍攝《小時代》時有人建議郭碧婷去微調整形,郭碧婷只微笑着:“我不動的。”謝依霖因爲是新人被人欺負,郭碧婷淡淡地安慰她說沒關係,沒過幾天直接幫她“復仇”。
尚雯婕和許多人都講過想要養熊貓,大家往往當作玩笑聽聽就算了,只有郭碧婷認真地鼓勵她去考獸醫證,她說:“沒事你去吧,讀書對你來說不是很困難。”
認真傾聽、尊重想法、給出鼓勵,郭碧婷總能讓人感到被看到、被尊重,讓人被溫柔對待與治癒。
回到開頭的問題,“爲什麼我們會被情緒穩定的人吸引”似乎有了答案。外部世界動盪,每個人都沉浸在自我懷疑的漩渦,迷茫和發問成爲人們的生活主旋律,這時,如果有人不以外界變化而迷茫,永遠堅定自我,甚至可以給你答案與方向,那將多麼令人安心。
郭碧婷型人格,猶如大樹,向下紮根穩固自我,向上生長綻放自我,廕庇他人。成爲她或者遇見她,都很好啊!
編輯:Nagasaki
撰文:Miao
排版:Julia
設計:Lidianer
圖源:新浪微博、豆瓣、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