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保”古宅驚現明火拍攝,景區商拍可別“玩火”
7月29日,一網友發帖反映,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呈坎村“兩羅宅”,一商拍攝影爲拍攝效果,在明代古民居里點燃火柴使用明火,引發公衆對文物保護的強烈擔憂。同日,呈坎景區相關工作人員迴應上游新聞稱,事情屬實,轄區派出所已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文物保護教育。涉事攝影師也表示,很懊悔,確實做得不對,已刪除相關視頻。(上游新聞 《徽州“國保”古宅內商拍攝影師點明火拍寫真 警方已介入攝影師致歉》)
據報道, “兩羅宅”屬於“國保”單位,目前宅子裡仍有羅姓後人正常居住,同時也作爲景點供遊客參觀。爲了保護古建築,連宅主人生火做飯都不允許,更何況這樣的明火拍攝。這一操作既暴露出當事人缺乏文物保護意識,同時也引人反思:商拍行爲的邊界在哪兒?是時候該規範規範了,不能任其野蠻生長。
近年來,商拍席捲不少景區,這種儀式感拉滿的旅遊新模式頗受年輕人的追捧。北海公園“人均格格”、敦煌沙漠 “人均飛天”,不少古鎮古建築也因爲特有的歷史感備受商拍愛好者的青睞。但與此同時,商拍行爲也因爲佔道卡位、破壞環境、影響遊客體驗等問題飽受爭議,一些景點公園甚至公開叫停商業拍攝活動。
到景點遊覽,有人愛出片有人愛風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本無可厚非。正如有網友所說,我們並不是反對商拍,但商拍行爲也要講文明講秩序,別過火更不能玩火。在古建築等景區內拍攝,既要遵守景區秩序,不影響其他遊客的遊覽體驗,更要對文物對歷史有所敬畏和尊重,不能做出不合理的行爲與示範。
對於商拍行爲,一些景區可謂是又愛又恨。毫無疑問,出圈的照片能提高景區知名度,帶來一定的宣傳效應,但無序的商拍也可能增加景區負擔以及降低遊客體驗引發投訴。如何平衡好遊客需求與景區管理,景區還應對商拍行爲進行合理引導與規範。比如,針對一些客流量較大的景點,可對商拍行爲實行預約機制;同時還可設置拍攝區域和時段,爲商拍行爲劃定界限;對於古建築文物類景點,還應做好相關提示,增強遊客文物保護意識,知道什麼可爲什麼不可爲。
唯有合理規範商拍秩序,景區才能更好滿足遊客出行的多樣化需求,實現商拍經濟效益和景區發展保護之間的和諧共贏,同時也讓“愛出片”與“愛風景”的旅行體驗能夠美美與共。
特約評論員 若妍
上游評論投稿郵箱:sypl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