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局:共軍去年對臺40次「聯合戰備警巡」
解放軍今年3月27日進行「聯合戰備警巡」。(新華社)
根據國安局今日送達立院的「國家情報工作暨國家安全局業務報告」中指出,共軍去年對臺實施「聯合利劍-2024A、B」等軍演,執行40次「聯合戰備警巡」,藉擴增夜間訓練頻次、納入掃雷艦及登陸艦等輔戰艦船,謀提升晝夜間制空、制海作戰及多方向登陸能力,以及共機全年侵入我防空識別區3070架次,較2023年1703架次增加近8成,加劇對我威脅。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4月9日邀請國安局長蔡明彥率相關情報機關首長,提出「國家情報工作暨國家安全局業務報告」,並備質詢,國安局書面報告今日送達立院。
報告指出,今年2月共軍「安徽號」兩棲攻擊艦編隊在臺灣西南海域無預警開設「射擊訓練」操演區,違反提前公告之國際慣例,威脅我航道安全,3月17日首次單日2度實施「聯合戰備警巡」,4月1、2日更先後展開「聯合演訓」、「海峽雷霆-2025A」等對臺軍演,擴大「文攻武嚇」效應。
報告指出,另中共不斷變化灰帶侵擾手法,包括擴大運用無人機在我本島周邊偵巡演訓,海警船、海巡船、海調船、漁船、權宜輪等頻在我本、外島周邊水域活動,其中海警船侵入金門水域編隊巡航(去年計52次,今年迄3月21日已11次)、權宜輪在臺灣北部及西南海域滯留,期間更疑似勾損我通訊海纜,加上近期密集施放探空氣球(去年共施放147顆,今年迄3月19日76顆,單日最多11顆),迫使我國相應派遣跟監兵力,耗損應處資源及影響聯外通訊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