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基金10/9開會!他猜「護盤降低火力但不撤出」 網酸:有政府好安心
國安基金即將開會。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安基金將於10月9日召開第3季例會,除公佈財報,亦評估是否續行護盤;因臺美關稅談判未定、近日臺股震盪加劇,被解讀爲「進場因素未消失」。貼文引發PTT關注,網友質疑在臺股屢創新高下,國安基金是否仍應留場,成爲討論焦點。
根據媒體報導,川普政府4月2日拋出對等關稅,臺股4月7日與8日連兩日重挫;國安基金4月8日提前決議啓動第9次護盤。第2季財報顯示,自4月9日至6月30日投入約77億元,期末持股市值約88.84億元,帳上未實現獲利約11.84億元。第3季在價量齊揚下,護盤力道較第2季收斂,此次會議將視臺美談判進度、地緣風險與波動再決定退場與否。
一名網友在PTT轉貼新聞,他指出,媒體普遍預期「不會輕言退場」,惟關鍵變數仍是臺美談判落點;在結果未明前,政策基調將偏審慎,護盤節奏可能維持降低火力但不完全撤出。
多數網友共識聚焦兩點:其一,「市場信心仍需維繫」,有人直言「有政府好安心」、稱本輪「賺爛了不急退」;其二,對「史高仍護」表不解,質疑護盤與市場機制邊界,並擔心形成「國安常駐」心態。亦有留言指出,本次護盤金額不大,象徵意義或大於實質買盤。
不同意見與延伸討論則涵蓋:有人主張逢高應逐步退場、迴歸基本面;也有人贊成「等談判結果再說」,甚至認爲「護到三萬再退」;另有聲音批評「以公共資金介入易扭曲價格」,相對一派則迴應「非常時期需非常機制」。整體看來,社羣在「信心穩盤」與「市場自律」之間呈現拉鋸,決策時點幾乎一面倒繫於臺美談判的落幕與否。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