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仁懷市:圍繞“八個重點”構建未來產業體系
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常文鬆
貴州省仁懷市,作爲享譽全球的“中國酒都”,以醬香白酒產業爲主導的工業城市特徵明顯。立足當前、面向未來,仁懷將錨定城市轉型發展目標,充分發揮茅臺集團引領帶動作用,在穩固醬香白酒這一“基本盤”的前提下,積極融入主導產業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前瞻性佈局發展綠色循環經濟、數字經濟、大健康等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能源產業,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科學謀劃、蹄疾步穩推動未來產業取得紮實成效,不斷培育壯大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引擎。重點圍繞“八個方面”系統謀劃推進:
大力推進酒文旅融合創新
以茅臺鎮建設世界名鎮、仁懷市建設世界知名的休閒度假旅遊城市爲抓手,深入挖掘醬酒歷史、文化、旅遊“三大價值”,推動酒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快構建全域旅遊體系。充分發揮赤水河、茅臺鎮等旅遊資源優勢,加快完善《茅臺鎮建設世界級酒旅名鎮風貌提升與詳細規劃設計》《仁懷市全域旅遊規劃設計》,強化旅遊業發展頂層設計和規劃佈局,大力發展山地旅遊、休閒度假等業態,着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二是加快提升茅臺鎮旅遊質效。大力紓解茅臺鎮非生產功能和非旅遊業態,聯動茅臺集團整合茅酒之源、天釀景區、茅臺歷史文化街區等資源,科學佈局、豐富提升茅臺鎮業態,精心設計茅臺鎮旅遊線路,以楊柳灣區域爲重點推動茅臺鎮加快創建國家5A級景區。三是加快打造核心街區。圍繞加快推動“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按照“有規劃、有佈局、有業態、有項目”要求,着力打造一批沉浸式核心街區。茅臺鎮區域要以楊柳灣街、1915廣場爲重點,加快佈局一批醬香酒品鑑館,加大特色餐飲、潮流服飾、文化娛樂等產品供給,推動酒+旅遊、+特色美食、+休閒購物等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着力將楊柳灣街打造成集醬酒文化體驗、世界名酒品鑑、購物休閒娛樂爲一體的特色街區;城市建成區要以城市商圈、商業綜合體、步行街等爲依託,推動醬酒消費、文化旅遊、特色餐飲、購物消費、休閒娛樂、酒店住宿等業態融合發展,打造一批特色街區。四是加快發展精品酒莊集羣。積極引導、大力支持重點酒企打造精品酒莊、一流酒莊,着力推動酒莊經濟發展。今年7月底前完成夜郎古酒莊、醬香酒莊提升改造,力爭年底前啓動中克、沂臺酒莊建設,推動肆拾玖坊打造成遵義市星級酒莊。五是加快培育旅遊新業態。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紅色研學、康養避暑、旅居度假、房車露營等旅遊業態,不斷打造旅遊新體驗。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圍繞推動城市轉型發展,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一是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融入主導產業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以仁懷經開區、蒼龍北部新城爲重點,科學佈局、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和引進包裝倉儲、物流運輸、檢驗檢測、研發設計、管理諮詢、信息技術等優強企業,發展壯大生產性服務業,推動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當前,要着力抓好現有項目,強化茅臺酒用原輔料儲備庫、保健酒業壇廠勾儲園一期、龍獅瓶蓋、種子生產科研技改工程等項目要素保障,確保項目加快建成投用;加快推進釣魚臺國賓包裝倉儲、佰勝智能化紙質酒盒生產、壇廠中通快遞智慧電商物流等項目建設,9月底前開工建設仁懷醬酒集團包裝物流項目,11月底前開工建設蒼龍中通快遞現代物流園項目。二是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以滿足羣衆美好生活需要爲導向,以激發消費潛力爲牽引,大力推進城市商圈建設,豐富提升方圓薈、大都匯、國貿等商圈業態,提檔升級商貿、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傳統服務業,推動健康、養老、托幼、體育、家政、物業等服務業向高品質升級。創新利用閒置廠房等存量資源,推進“酒舍”主題精品酒店項目,打造融合酒文化體驗與現代服務的高端酒店新業態。三是大力推動產業升級與城市轉型相融合。堅持“規劃爲先、產業爲要、民生爲本、重在強功能”,統籌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佈局,加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補齊公共服務短板,開展完整社區建設,大力發展普惠便民的養老托育、文化休閒、健康醫療等新興業態,加快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要推進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城中村”等更新改造,以“好房子”建設爲抓手,抓好危舊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推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打造高品質居住空間。要加快推進12個老舊小區改造,加快蒼龍和魯班保障性住房、蒼龍關水溝安置房項目建設,有力推進天璽銀灣、翡麗觀楠房地產項目建設。要全力推動華爲4S店、中域社區醫療養生中心、重慶凱萊美澳智慧停車場等項目洽談落地。
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
圍繞打造“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2.0版”,結合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着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不斷拓寬“兩山”轉化路徑,加快培育壯大綠色產業,以發展“含綠量”提升增長“含金量”。一是着力發展釀酒副產物循環產業。依託我市酒糟、窖底水、污泥、秸稈、曲草等資源集中、原材料獲取便利的優勢,通過現代化先進新工藝,強化釀造廢棄物綜合利用,着力構建釀酒副產物綠色循環經濟產業。要建好釀酒副產物高值化利用產業園,加快推動釀酒副產業循環產業取得突破。二是着力發展生態環保治理產業。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廚餘垃圾、建築垃圾、大宗固體廢棄物、農業廢棄物等資源化利用,積極引進專業化、規模化的廢棄物收集、轉運、處置和資源再生利用企業,培育發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三是着力發展綠色新材料產業。培育和引進優強企業,科學謀劃推動“以竹代塑”新業態,促進竹日用品、竹質裝飾材料、竹基新材料向餐具、包裝、汽車內飾、建築建材等領域應用,推動“以竹代塑”產業化發展。推廣申仁包裝“以竹代塑”生態新材料,引導白酒企業採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包裝材料,推進綠色包裝產業化。
大力發展能源產業
圍繞工業經濟持續增長以及白酒支柱產業、能源產業發展實際需求,打造“煤爲基礎、氣電協同、風光補充”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綠色能源保障。一是推進煤層氣綜合開發利用。經初步覈算,全市煤層氣預估儲量約560億立方米,可採儲量約280億立方米,主要賦存深度約1000米。要依託仁懷市煤層氣資源儲備量大的優勢,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煤層氣開發利用補貼等政策,積極引進實力強的企業抓好煤層氣開採利用,有力推進降碳減排、有效增加主導產業清潔能源供應。當前,要聘請其科學編制全市煤層氣抽採利用總體規劃,探索建立“第三方專業技術公司+市屬國有企業+燃氣公司”合作模式,組建專業化煤層氣開發運營主體,分區域、分區塊進一步開展精細化資源評價和開發潛力評估,着力提升煤層氣抽採效率和綜合利用率,推動清潔能源高效轉化應用。二是推進煤炭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目前,仁懷市轄區探明煤炭資源儲量44.2億噸、保有儲量19.6億噸,保留煤礦9處(年產能450萬噸)。其中,生產建設煤礦3處(預計2025年產量32萬噸、產值約1.92億元),其餘6處處於停建狀態。要在嚴格守牢安全生產和生態環保底線的前提下,引進具備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大型能源企業,聚焦煤炭資源富集的非酒類產業重點鄉鎮,科學評估煤礦的資源條件、安全狀況,制定“一礦一策”復產或整合方案,有序推進煤礦資源開發。要推廣應用水循環式煤炭洗選、礦井水深度處理回用等綠色開採和清潔加工技術,全面提升煤炭資源綠色、安全、高效利用水平。三是因地制宜佈局風電光電產業。依託風量、光照充足的自然區位,結合產業發展、羣衆生產生活需要,科學佈局分佈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產業。要全面摸排地方白酒企業釀造車間、包裝車間、糧庫、酒庫等廠房屋頂資源,認真測算裝機容量,在符合經濟效益、安全可行的基礎上,謀劃實施光伏發電項目,爲酒企生產運營提供綠色電力,助力白酒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要以農村風能資源和零散空閒土地資源爲基礎,以非酒鄉鎮爲重點,認真研究、科學規劃適宜風電項目的區域,謀劃推動風電產業發展。當前,要加快推進三峽新能源發電(仁懷)有限公司風電場發電機組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早日建成併網發電,進一步優化全市能源結構。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爲主線,精準引進和培育數字經濟優勢企業,深化大數據在政用、商用、民用領域的融合應用,賦能千行百業。一是深化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聚焦農業、交通、旅遊、教育、醫療、商貿、餐飲、零售、住宿、家政等領域,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打造一批模式創新、示範引領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推動傳統產業、傳統行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二是深入推動白酒企業“智改數轉”。大力發展智能倉儲物流,實現原糧、基酒、成品酒自動化存取和流轉。強化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醬酒產品賦碼溯源體系建設,打通“原料種植—生產釀造—基酒儲存—勾調灌裝—流通銷售—消費者鑑真”全鏈路數據,構建可信賴的醬酒數字生態。大力推動釀造環節智能化,以國臺、夜郎古、唐莊等企業爲試點,設立“機器人+醬酒”聯合實驗室,重點圍繞上甑、攤晾、曲塊翻造、窖池管理等勞動強度大的環節,研發專用機器人,開展規模化應用試點。大力推動醬香白酒智能檢驗檢測,聯合江南大學、茅臺學院、省酒檢院等機構,研發基於機器視覺、電子鼻/舌、光譜分析等技術的智能化酒體(基酒、成品酒)快速檢測與分級設備,着力提升醬酒品質檢測的標準化、精準化和自動化水平。三是培育壯大數字產業新動能。積極發展工業物聯網、農業物聯網,推動數字技術和教育、醫療、住房、就業、養老等公共服務深度融合,前瞻性探索數據資產評估、數據金融服務等新興業態。積極爭取數據要素試點。培育發展智能客服AI坐席、智慧社區平臺、智能出行、智慧康養等新體驗,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四是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夯實“一網統管”基礎,以“城運中心”試點建設爲契機,深度對接融入遵義市“城市大腦”平臺,推動跨部門、跨層級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深化智慧場景應用,在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安防、智慧環保、智慧水務、智慧停車等領域,推動場景深度應用和效能提升,提升城市精細化、智慧化治理水平。
大力培育低空經濟
堅持“安全可控、創新驅動、場景牽引、融合發展”,加快編制低空經濟發展規劃,系統推進低空經濟發展。一是打造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重點發展山地特色鮮明的低空消費業態,“低空+旅遊”:依託赤水河谷、茅臺鎮等標誌性景區資源,規劃開發低空觀光航線,設置景區遊客中心、特色酒店等固定起降點,打造“空中看茅臺”遊覽體驗。“低空+運動”:在赤水河谷沿岸適宜區域,發展高空跳傘、動力滑翔傘、輕型運動飛機駕駛體驗等航空運動項目,豐富山地戶外運動場景。“低空+物流”:引進順豐、京東等頭部物流企業,應用其成熟的無人機巡檢、智能物流調度技術,在重點區域開展特色農產品、酒企物資無人機配送試點,爭取開通常態化物流航線。“低空+應急”:構建覆蓋全市重點林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偏遠鄉鎮的無人機監測網絡,整合消防、醫療、公安等力量,搭建市級低空應急救援指揮平臺,配備專業無人機救援隊伍,提升響應速度和應急處置效率。二是推進重點招引項目落地。重點推動茅臺鎮低空飛行營地、飛行中心項目的規劃建設落地,建設成爲集旅遊觀光、跳傘運動、文化展示、應急救援保障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低空經濟綜合體。三是夯實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體系。依託茅臺機場通航資源,聯動新舟機場臨空經濟區,協同發展通航短途貨運、商務飛行、維修保障等業務,完善起降點、空域協調、通信導航、低空氣象服務等低空服務保障體系。引進低空飛行服務、無人機應用開發、低空數據服務等企業,支持發展低空飛行駕駛、無人機操作等培訓服務。
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
立足獨特的生態氣候、富集的生物資源、深厚的醬酒產業基礎,着力構建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競爭力強的大健康產業體系。一是深化“醫養健管”融合發展。依託省內外優質醫療資源,積極發展現代醫療醫藥、疾病預防控制、個性化健康管理等基礎產業,積極佈局智慧醫療、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突出“醫養+醬酒”特色,支持頭部酒企聯合科研機構,攻關醬酒活性成分與健康功效研究,發展以醬酒爲基底的高端保健酒、藥酒、特色食療藥膳等藥食同源產業。探索免疫治療、基因檢測、幹細胞修復等生命健康前沿產業。二是推動“康養健遊”聯動發展。依託豐富的自然生態、紅色文化等獨特資源,聚焦全齡化、全週期康養服務,規劃建設特色康養小鎮、森林康養基地和旅居康養社區,重點發展生態養生養老、山地戶外運動、避暑旅居康養、紅色研學康養等多元業態。推動健康與旅遊、文化、體育、養老、農業深度融合,開發“康養+研學”“康養+非遺”“康養+農耕體驗”等複合型產品,打造康養旅遊目的地。三是貫通“種養加銷”全產業鏈條。依託天麻、鉤藤、黃精等中藥材和特色農產品資源稟賦,大力建設“定製藥園”和綠色有機種植基地。積極引進和培育精深加工龍頭企業,重點提升中藥材萃取、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特別是以醬酒爲基底的特色藥食同源產品、功能性白酒的研發加工能力。四是健全“政產學研”協同機制。搭建高水平創新平臺,支持企業聯合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聚焦健康食品開發、智慧康養技術等大健康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應用。
大力發展“飛地經濟”
搶抓東部產業轉移和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以“園區共建、項目共引、產業共興、成果共享”爲導向,聚焦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先進裝備製造業方向,深化與新蒲新區合作共建遵義大數據科創園,推動區域協同高質量發展。一是夯實合作平臺基礎。優化科創園功能佈局和配套服務,重點承接和發展與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先進裝備製造項目,打造“飛地經濟”示範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已簽約的航升衛星先進微小衛星研發與生產基地等優質項目,加快招商盡職調查和投資決策流程,推動項目按計劃落地建設。二是狠抓重點項目落地。全力保障藍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套新能源汽車電機核心零部件項目、年產500萬隻新能源汽車防扎輪胎項目一期建設進度,確保年內建成投產,力爭早日形成年產值10億元的規模效益。加速推進重型捆綁式火箭生產基地、人形機器人、新能源基地等重大項目洽談,強化要素保障和服務對接,力促項目早日簽約落地。三是構建全產業鏈發展生態。精準佈局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依託現有招引落地項目基礎,重點圍繞新能源汽車電機、固態電池、智能駕駛部件、減速器、高壓連接器、控制器、車載充電設備等關鍵零部件,加速推進補鏈、延鏈、強鏈。積極對接產業鏈上下游目標企業,開展精準招商,爭取推動一批配套項目落地,逐步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製造基地,形成集羣發展優勢。(作者系遵義市委常委、仁懷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