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連續6年舉辦“鄉村創客大賽”
原標題:貴州連續6年舉辦“鄉村創客大賽”(引題)
吸引年輕人探索鄉村旅遊未來(主題)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蔣繼璇 記者 李雅娟
在貴陽市翁貢村,一堵堵塗成靛藍色的外牆讓這個村子看起來與衆不同。“藍花敘事”生活小館坐落其中,原木的建築空間內滿是民族風情,窗外是大片菜田,滿眼的陽光與綠意讓這座鄉村博物館充滿了閒適氣息。
2019年至2024年,共青團貴州省委、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舉辦了6屆鄉村旅遊創客大賽(以下簡稱“創客大賽”)。許多青年創業者從大賽中脫穎而出,帶着他們的項目走進鄉村,探索貴州鄉村旅遊創新創業的未來。在首屆創客大賽上,“藍花敘事”生活小館非遺體驗項目獲創新創業組三等獎。
“藍花敘事”創辦之初,只是收集蠟染、扎染等技藝製成的貴州少數民族服飾及工藝品,這幾年陸續擴建,有了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民間博物館,收藏6000多件藏品。館區內還有文創中心、咖啡廳、民宿、工作坊等空間。
“藍花敘事”負責人葛春培介紹,文創中心售賣的文創產品,大多是與貴州各地少數民族手藝人合作製作的,館內的員工也有當地村民。不僅如此,“藍花敘事”還帶動了更多文博從業者來到這個原本不知名的村莊開辦工作室,當地正在嘗試打造“文博村”。
去年年底,在赤水市舉辦的“村有界·創無邊”第六屆“農行杯”貴州省鄉村旅遊創客大賽上,貴州萬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子英和團隊打造的“赤水文旅AI多模態平臺”項目一舉拿下創新創業組一等獎,獲得了合作簽約。
6年前,趙子英從浙江杭州回到家鄉貴州,憑藉在互聯網公司的多年工作經驗,她搭建起創業團隊。2024年,當AI在中國迅速火爆時,趙子英敏銳地嗅到商機,決定乘上這股東風。
該團隊有多年的互聯網創業基礎,向AI領域轉型並不困難,但用AI做什麼,卻讓趙子英陷入了沉思。想起黔東南青山翠谷間的醉人藍靛,黔西北赤水河畔的精巧竹編,趙子英決定瞄準家鄉豐富的文旅資源。
在她的構想中,能夠銷往全國的文創產品是一個理想抓手,不僅能讓外省遊客瞭解貴州工藝,更能展現多彩貴州的山山水水,從而吸引遊客來貴州旅遊,“讓產品走出去,把人帶進來”。
趙子英在貴州衆多特色工藝中選定了赤水竹編。赤水竹編工藝是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但趙子英注意到,有創意的竹編作品較少,大部分竹編手藝人做的仍是籮筐、揹簍等傳統物件。不過,跟蠟染、苗繡等工藝相比,竹編產品的AI訓練門檻較低、可操作性強。
她在6個月內簽約了48名竹編手藝人,12名赤水竹編手藝人,通過訂單合作的方式,使用AI平臺設計竹編產品1200餘款,在網店上架商品482件,其中既有實用的竹編傢俱,更有熊貓、綿羊等造型憨態可掬的創意竹編檯燈。
這個項目在創客大賽上斬獲一等獎後,趙子英團隊獲得了3萬元獎金和簽約合作。而在創客大賽上籤約了趙子英團隊的“伯樂”,也曾是這一賽事的參賽選手。
貴州本道創客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睿在成爲創客大賽的評委、投資人之前,曾參加過首屆創客大賽,還獲得創意設計組一等獎。
2019年參賽時,蔣睿在畢節市納雍縣掛職做電商中心副主任,幫當地百姓脫貧。當時縣裡不少農戶養殖滾山雞,可是銷路尚未打通。別說賣雞了,就連賣出每天源源不斷產生的雞蛋都成了一大難事。
蔣睿把雞蛋打造成第一個“爆品”,在貴陽市35個社區建了80餘個微信羣賣雞蛋。一輛輛當天往返納雍和貴陽的麪包車,在4個月內“拉”出了200萬枚雞蛋的銷量。5毛錢1枚雞蛋的收購價,也讓納雍縣農戶得了實惠。
有了客戶基礎,他又組織了貴陽到納雍的一日遊,帶着大爺大媽到納雍撿雞蛋、吃土雞、摘蔬菜,將農產品銷售和旅遊結合在一起。遊客拎着籃子,自己撿土雞蛋,3毛錢一個,中午還可以吃一頓土雞火鍋。蔣睿還邀請大家發朋友圈宣傳當地滾山雞,宣傳得好就可以免掉旅遊費用,“號召力最強的阿姨是小區秧歌隊的隊長,一個人賣了57只雞”。
以這樣的模式,蔣睿在短短4個月內就帶領當地百姓增收308萬元,而他以此爲基礎申報的創業項目,也獲得了首屆創客大賽創意設計組一等獎。
獲獎後,蔣睿繼續關注這場賽事和參賽選手。作爲投資人,他希望在這裡發現更多“種子選手”。
趙子英團隊與貴州本道創客服務有限公司簽約後,繼續致力於拓展AI平臺的功能。
趙子英認爲,對創業團隊來說,比起3萬元的獎金,扶持的意義更大。記者瞭解到,複賽之前,主辦方開設青年訓練營,邀請了來自貴州省農行、貴州師範大學、本道創投天使投資、貴州大學、貴陽高新區國家級孵化器等單位的專家,爲晉級複賽的參賽選手講授了商業模式梳理與創新、商業計劃書撰寫、青年禮儀規範等方面的課程。
趙子英說,除此之外,大賽官方還在後期幫她對接了非遺傳承人,鏈接當地文化資源,同時也帶來了跨境貿易公司的合作資源,爲日後“出海”做準備。
有了大賽“一等獎”的背書,趙子英談起合作來也更爲順利,還有不少人主動找到她希望達成合作,“這種級別的賽事,對於我們項目對外推廣和談判的幫助非常大”。
在趙子英的網店裡,記者看到多款竹編手工藝品:竹編的熊貓檯燈、猴子檯燈、燈罩……這些特色造型都來自趙子英和團隊開發的AI創作平臺。
趙子英團隊正在升級這款AI平臺,希望將它的功能擴展到蠟染、苗繡等更多手工藝品類。這名年輕創業者還有更大的夢想:“我想用AI賦能貴州鄉村旅遊的發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