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普渡添藝趣 嘉義城隍廟捏麵人「鬼滅之刃」角色吸睛
捏麪人作品有受兒童及年輕人喜愛的動漫「鬼滅之刃」角色。記者魯永明/攝影
農曆7月俗稱鬼月,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日前開鬼門,舉行普渡大典,活動特別結合民俗藝術,邀請來自彰化縣鹿港鎮捏麪人藝師王清榮參與。他歷時1個半月,親手捏塑完成250件作品,展現在供品區,傳統與創新交織,成爲典禮亮眼的文化焦點。
王清榮長年耕耘捏麪人創作,熟練掌握傳統技法,作品細膩生動,人物造型維妙維肖。這次展出的作品中,不僅有民俗常見的神祇、吉祥人物,也融入現代元素,包含當下最受兒童及年輕人喜愛的動漫「鬼滅之刃」角色,吸引不少民衆駐足拍照。他笑稱,傳統藝術唯有與潮流結合,才能與現代社會接軌。
「捏麪人」傳統工藝逐漸式微,願意學習的人越來越少」,王清榮感慨,這門民俗工藝面臨失傳危機。他除積極創作也努力推廣,2014年曾受邀前往美國波士頓、紐約進行民俗教學與展演,讓臺灣捏麪人登上國際舞臺。
城隍廟表示,普渡月不僅是慎終追遠、祈福消災重要時刻,也是民俗文化傳承良好契機。能在今年普渡大典展示的捏麪人作品,不僅讓活動更添文化深度,也讓信衆宗教儀式之餘,欣賞傳統工藝美感。
信衆說,這些捏麪人不僅做工精緻,角色生動有趣,更讓人驚喜於傳統藝術的多樣面貌,「原本只想來參加普渡,沒想到還看到這麼精彩的藝術展出」,250件捏麪人作品成爲普渡大典最特別的文化景觀,不僅留下視覺心靈上美好記憶,也傳遞「傳統與創新並行,文化才能長久」意義。
嘉義城隍廟日前開鬼門,舉行普渡大典,活動特別結合民俗藝術,邀請來自彰化縣鹿港鎮捏麪人藝師王清榮參與。他歷時1個半月,親手捏塑完成250件作品,展現在供品區,傳統與創新交織,成爲典禮亮眼的文化焦點。 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城隍廟日前開鬼門,舉行普渡大典,活動特別結合民俗藝術,邀請來自彰化縣鹿港鎮捏麪人藝師王清榮參與。他歷時1個半月,親手捏塑完成250件作品,展現在供品區,傳統與創新交織,成爲典禮亮眼的文化焦點。 記者魯永明/攝影
嘉義城隍廟日前開鬼門,舉行普渡大典,活動特別結合民俗藝術,邀請來自彰化縣鹿港鎮捏麪人藝師王清榮參與。他歷時1個半月,親手捏塑完成250件作品,展現在供品區,傳統與創新交織,成爲典禮亮眼的文化焦點。 記者魯永明/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