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亞那推動經濟可持續增長
清晨的陽光灑在圭亞那海岸線上,巨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船的輪廓在晨霧中若隱若現。5年前,這裡還只是大西洋邊緣的一片普通海域,如今已成爲日產近65萬桶原油的能源樞紐。圭亞那海上油田可採儲量約110億桶,自2019年底開始商業化生產以來,圭亞那能源產業實現快速發展。2025年,該國海上油田的日產量預計達到80萬桶。
豐富的石油資源推動圭亞那經濟快速增長。2022年,圭亞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2.3%;2022至2024年,圭亞那GDP年平均增長率達47%;圭亞那人均GDP 2022年增至17913.49美元。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分析,2025年圭亞那GDP將增長14%。
當前,圭亞那正加快推進經濟轉型。除了快速增長的石油產量,強勁的非石油產出和大規模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也是推動圭亞那GDP增速位居世界前列的重要因素;非石油經濟,尤其是建築業和服務業的強勁增長,表明經濟活動正拓展到石油以外的領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未來5年圭亞那非石油GDP年增長率約爲6.75%。
圭亞那政府專門設立了自然資源基金來管理石油收入,旨在防止陷入“資源詛咒”。政府將石油收入大量投入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和醫療保健等領域。今年以來,圭亞那政府在全國範圍內對道路和橋樑的投資已超過2000億美元。政府還致力於建設更多學校和醫院。“通過將石油收入用於改善基礎設施、增強教育和醫療保健服務可及性的項目、降低日常生活成本,政府正在努力確保民衆更公平地分享油氣行業繁榮。”圭亞那副總統賈格迪奧表示。
圭亞那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面臨環境危機加劇的挑戰。圭亞那超過90%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平原地區,易受海平面上升影響。該國森林覆蓋率高達87%,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碳匯之一。對此,圭亞那政府制定了應對方案——《2030低碳發展戰略》,將環境資產視爲發展規劃的重要核心,提出以可持續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應對氣候變化,通過維護當地的森林覆蓋率和森林的碳封存率增加收入。生物多樣性保護、流域管理和海洋經濟等也是該戰略關注的重點。
近年來,中國與圭亞那經濟合作持續深入。2018年,圭亞那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前,在圭亞那經營的中資企業超過30家,業務範圍涵蓋石油礦產、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當前,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圭亞那新德梅拉拉河大橋項目正在施工當中,這是圭亞那迄今規模最大、技術最複雜的交通基礎設施工程之一,建成後將有力推動當地交通運輸、農業、旅遊業等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6日 15 版)
本報記者 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