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秀峰公安分局: “三抓好三做實”夯實公共安全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年來,桂林市秀峰公安分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依託秀峰數字立體精細化網格管理,着力在“三抓好三做實”上下功夫、使長勁,推動了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向羣防羣治轉變,做到了各類風險隱患的“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實現了轄區公共安全“三個零發生”(溺水事故零發生、校園安全事故零發生、人羣密集場所事故零發生),轄區全年羣衆安全感、掃黑除惡成效均位全區、全市前列。

抓好頂層設計,做實組織領導。一是多方聯動聚合力。以“書記工程”爲抓手,推動建立由黨政領導牽頭的聯席會議制度,實行“周碰頭、月通報、季小結、年提升”工作機制,構建監管邊界清晰、分工明確的責任體系,合力推動公共安全預防工作。二是建章立制促規範。從安全管理責任落實、重點區域安全防範等關鍵環節入手,建立完善日常提醒、主題宣傳、聯動共治、事故倒查、正向激勵、督導考覈等六項機制,切實加強涉校警情、應急救援警情的快速反應、常態巡查守護和重要節點安全守護,提升制度化規範化水平。三是明晰分工壓責任。以聯席會議制度爲載體,推動壓實屬地安全管理責任、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和業主單位主體責任,並將公共安全工作納入平安建設考覈評價體系,分級、分類、分段管理,構建“黨政主導、部門主抓、上下聯動”的齊抓共管格局。

抓好綜合施策,做實主動警務。一是深度巡防強震懾。依託“情指輿情督”一體化合成作戰平臺,對學校、人羣密集區等場所警情進行深度研判,以警情研判結果指導巡邏防控,以派出所爲戰區,分片包乾,常態化聯動企事業保安、網格員、義警等300餘人共同參與巡防;通過路聯網攝像頭進行24小時視頻巡查,使用無人機全時空巡邏,發揮17個警務站前沿作用,構建起“站點聯防+地空對接”立體防控體系,轄區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電詐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98%。二是深度排查絕隱患。充分發揮社區民警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全年累計組織警力1.1萬人次,橫向聯動區府相關職能部門,縱向聯動街道、社區開展拉網式排查,對重大安全隱患點的名稱、地址、管理單位、隱患點位等進行條目化梳理、彙總成冊,逐一明確整改單位、整改時限和部門監管責任,由區委政法委牽頭全程督導,確保工作落地落實、隱患整改到位。三是深度宣傳促防範。深入開展“創人民滿意公安”活動,組織民警進場所、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開展“反詐+法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針對常見典型案例,揭露犯罪分子常用伎倆,提醒羣衆增強防範。建立警企聯繫制度,用心用情服務企業,督促企業完善突發情況應急預案,建立協調聯動、快速反應、科學處置應急機制,不斷提高企業安全防範水平。

抓好聯動共治,做實長效治理。一是網格力量強支撐。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縱深推進秀峰立體精細化網格體系建設,完善“警格+網格”機制,把社會治安聯防、列管人羣聯控、矛盾糾紛聯調等納入基礎網格體系,加強社會矛盾排查化解,開闢安全預警、鄰里糾紛等社情民意渠道,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2023年,通過網格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36餘起,辦結率達99.94%,多個網格員配備完整的小區實現刑事案件“零發案”。二是黨建聯盟強基礎。探索“警醫”“警企”“警校”等黨建聯盟新形態,着力打造黨委領導、公安靠前、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羣衆支持的1+10+N的黨建聯盟品牌矩陣,將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凝聚起來,組建企業服務微網格,定期爲企業社區提供預警防範類信息、公安端業務諮詢、企業治安狀況分析研判等。三是駐點警務強前沿。在轄區中學、小學、幼兒園設立73個護學崗,在轄區4A以上旅遊景區設立警務站6個,在轄區重要商業場所及大型企業設立警務室6個,着力推動警力前置、警務前移;組建150個義務巡邏隊,與駐點警力常態化開展聯動巡查、安全勸導等工作,進一步織密平安守護網。(曹長青、周長輝、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