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人注意!暑期戶外消費注意避開這些“坑”

暑假期間,露營、玩水成爲家長帶孩子消暑的熱門選擇。爲保障消費者權益,構建安全消費環境,近日,市市場監管局結合夏季消費特點發布提示,提醒消費者規避消費陷阱,安全舒心度夏。

露營逐漸成爲大衆休閒選擇。市場監管部門建議消費者,選購裝備時,到大型正規商場、品牌專賣店或信譽好的電商平臺購買,注意查看商品標籤標識,拒絕標識不全產品。不同裝備關注不同參數:帳篷可查看是否達到GB/Z27735—2022《野營帳篷》國家標準;防水性參考產品塗層PU值;防紫外線功能留意UPF和UVA透射比數值;睡袋關注填充物參數和隔熱指標R值;卡式爐要選擇具備過壓保護裝置的。

選擇露營目的地,優先考慮開發完備的正規露營經營地,提前核實收費內容,如停車費、垃圾清理費以及是否免費提供工具等。如選擇未開發野地,務必注意安全第一,提前關注天氣,避開惡劣氣候,注意用火安全,踐行“無痕露營”理念。

漂流刺激解暑但屬高風險項目,易發生擦傷、磕傷等意外。選擇前,先行了解漂流地的距離、時長、驚險程度,結合自身狀況和喜好選擇。務必提前確認門票是否包含保險、裝備租賃等附加費用,避免現場加價。

長時間戶外活動需做好防曬。購買防曬化妝品,要注意防曬數值,並查看標籤標識信息是否齊全,如產品名稱、生產企業和地址、保質期、成分表、生產許可證號及批准文號。宣稱防曬功效的化妝品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產品都需要經過批准後才能上市,經過批准的都會有產品批准文號,消費者可以登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或“化妝品監管”APP覈實產品相關信息。標籤標識信息不齊全或沒有中文標籤標識的,消費者要謹慎選擇。在選購防曬衣時,消費者要留意標籤信息,查看是否有標註防紫外線功能及有無UPF值。

最後,消費者應妥善保存相關聊天記錄、購物小票、支付記錄、訂單信息、宣傳截圖等憑證。遇消費糾紛,先與商家協商。協商無果,及時撥打12315或12345熱線,或通過全國12315平臺投訴舉報,依法維權。

來源|桂林晚報(記者周子琪 通訊員莫嘉瑜)

桂林市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