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洋科大啖臺積商機 相關營收佔比拚翻倍增長
光洋科董事長黃啓峰。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積電衝刺2奈米量產,對靶材需求激增,主要供應商光洋科 (1785)營運看俏,法人看好隨着出貨規模放大,光洋科明年半導體靶材營收佔比有機會翻倍增長,2027年相關佔比再成長五成,後續有望成爲臺積電3奈米與2奈米獨家供應商,產品組合改善下,相關毛利率可達50%以上。
臺積電2奈米產能供不應求,並於3月底舉行高雄廠擴產典禮,月產能規劃由原訂2萬片倍增至4萬片,未來朝每月10萬片邁進,推升靶材需求同步大增。
光洋科在國內銅錳材料領域處於領導地位,通過社創鉅先進材料部門的,積極擴充產能以滿足臺積電需求。
業界指出,光洋科目前是臺積電3奈米關鍵供應商,在具備優於同業的技術領先優勢下,推進到2奈米供應可期。
法人指出,目前銅錳材料(CuMn)佔光洋科整體業績約15%,憑藉其卓越的貴金屬回收技術,並配合臺積電的需求進行製程調整,看好光洋科有機會在未來五年獨家供應臺積電3奈米、2奈米的機率愈加明朗。
伴隨供應量大增,法人認爲,光洋科半導體靶材營收佔比將顯著提升,2026年有望翻倍至30%,2027年進一步擴增至45%,改善的產品組合毛利率預期達50%以上。
光洋科專注於先進材料與循環經濟,通過獨特的商業模式,將廢棄物和生產殘料轉化爲高純度金屬原料,實現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光洋科目前有五座工廠,分佈於中國大陸及臺灣,員工數超過1,500人,憑藉其深厚的技術積累,不斷推進貴金屬綠色管理、薄膜材料及功能性陶瓷化合物等多個事業處的發展。
另一方面,光洋科緊跟AI需求增長、地緣政治變化以及氣候變遷等大趨勢,積極開拓半導體及雲端儲存市場。隨着數據量的急速增長,對高效能硬碟的需求也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