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啓技術漲0.71%,成交額6.30億元,後市是否有機會?
來源:新浪證券-紅岸工作室
7月17日,光啓技術漲0.71%,成交額6.30億元,換手率0.74%,總市值857.74億元。
異動分析
無人駕駛+智能穿戴+車聯網(車路協同)+雄安新區+軍民融合
1、2024年8月8日互動易:公司具備車路雲一體化和無人駕駛相關技術。公司與中汽中心天檢中心聯合成立的全球首家緊縮場汽車檢測實驗室,可以爲車路雲和無人駕駛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車路雲一體化以及無人駕駛均需要依賴於高精度的傳感器、複雜的算法和強大的計算能力,如感知系統、決策系統和控制系統,都需要通過OTA技術來進行傳感器數據的處理能力、優化決策算法、調整車輛控制策略等,從而提高無人駕駛系統的整體性能和安全性。OTA技術的檢測爲無人駕駛系統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更新渠道。公司憑藉七大能力平臺可以深度賦能無人駕駛領域。比如先進複合材料及製造能力平臺可以爲無人駕駛裝備提供機體結構產品,增強其結構強度和輕量化特性,從而提升無人駕駛裝備的整體性能;高分子功能材料平臺可以提升無人駕駛系統的感知和響應能力;微波射頻天饋系統平臺可用於實現無人駕駛車輛與周圍環境的無線通信,以及雷達探測等功能,提高無人駕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024年3月14日互動易回覆:智能頭盔由公司提供硬件,光啓科學爲其進行智能賦能並對外銷售。
3、2024年8月8日互動易:公司具備車路雲智能網聯車方面的技術儲備。隨着我國車路雲一體化試點的逐步運行,對汽車天線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OTA天線測試可以評估被測設備的“空口”性能,這對於車路雲一體化系統中信息的準確、高效傳輸至關重要。公司和中汽中心天檢中心共同成立的“行業首個適用於汽車整車OTA性能測試的緊縮場實驗室”可以開展汽車整車OTA性能測試技術研究與標準驗證試驗,目前正在進行整車數據檢測分析。除了對智能汽車的OTA性能測試之外,公司也在與整車企業探討超材料技術在智能汽車其他方向的技術應用,希望可以將超材料技術賦能在智能汽車的更多領域,爲智能汽車發展注入新活力。
4、2018年1月,子公司雄安光啓超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主營超材料裝備結構的研發,以及技術諮詢及服務
5、17年收購光啓尖端100%股權,其主營超材料前沿技術研究和軍工超材料解決方案提供及產品生產;17年12月,與中國聯通簽署合作協議,在“軍民融合”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免責聲明:分析內容來源於互聯網,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投資者根據不同行情獨立判斷)
資金分析
今日主力淨流入2090.81萬,佔比0.04%,行業排名19/48,該股當前無連續增減倉現象,主力趨勢不明顯;所屬行業主力淨流入18.14億,當前無連續增減倉現象,主力趨勢不明顯。
區間今日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淨流入2275.91萬-1.44億-6234.93萬-1.77億-2915.04萬
主力持倉
主力沒有控盤,籌碼分佈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額2.70億,佔總成交額的7.41%。
技術面: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爲40.61元
該股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爲40.61元,近期該股獲籌碼青睞,且集中度漸增;目前股價靠近壓力位40.13,謹防壓力位處回調,若突破壓力位則可能會開啓一波上漲行情。
公司簡介
資料顯示,光啓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麻嶺社區高新中一道9號軟件大廈三層,成立日期2001年7月18日,上市日期2011年11月3日,公司主營業務涉及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裝備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營業務收入構成爲:超材料產品81.49%,超材料研發業務18.13%,其他0.24%,下角料、租賃等0.14%。
光啓技術所屬申萬行業爲:國防軍工-航空裝備Ⅱ-航空裝備Ⅲ。所屬概念板塊包括:PEEK概念、雄安新區、人形機器人、碳纖維、人工智能等。
截至3月31日,光啓技術股東戶數12.13萬,較上期減少6.62%;人均流通股14650股,較上期增加7.01%。2025年1月-3月,光啓技術實現營業收入3.72億元,同比增長15.96%;歸母淨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10.82%。
分紅方面,光啓技術A股上市後累計派現8.33億元。近三年,累計派現7.92億元。
機構持倉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光啓技術十大流通股東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大流通股東,持股4136.34萬股,相比上期增加450.02萬股。南方中證500ETF(510500)位居第七大流通股東,持股1934.50萬股,相比上期減少185.99萬股。國泰中證軍工ETF(512660)位居第九大流通股東,持股1474.15萬股,爲新進股東。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爲AI大模型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