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隆家商將轉型長照場域!70週年校慶故事多 媽媽重穿校服帶女兒返校
基隆市光隆家商今年舉辦創校70週年校慶,兩名已當媽媽的校友穿着特地再買的校服,帶着女兒回學校。圖/光隆家商提供
基隆市光隆家商明年退場,教學園地將轉型社福場域。校園中的「聖哲樓」開辦日間照顧中心已定案,預計今年底營運。學生董事會已着手申請轉型長照社會福利事業,整體校園布建住宿型長照機構,力拚3年內通過審查。
光隆校史可追溯到日據時期,日籍人士石阪莊作1903年在「龍王廟」成立的基隆夜學會,1937年校名改成基隆商工專修學校。二戰結束國民政府來臺後,校方組織董事會報準立案,1948年改稱光隆中級商業職業補習學校,首見「光隆」校名。
基隆經營礦業的顏家1955年捐資興學,創設私立光隆商業職業學校。因爲在商科之外,陸續開辦美容、幼兒保育、室內設計科,校名改爲光隆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後來又增設資料處理科、應用日文科等科,極盛時期學生超過3000人。
光隆家商校長陳餘各說,受到少子化的衝擊,私校招生更形困難。教育部國校署去年四月底覈准光隆停止招生,目前校內僅剩幼保、美容、電子商務和進修部資料處理科共五十四名學生。董事會去年向國教署提出停辦計劃,今年7月獲審覈通過,學校確定將在明年七月底退場。
雖然即將「熄燈」,光隆家商仍提出高職優質化等專案,爭取到國教署補助。教務主任董婉盈表示,最後一屆畢業生「比賽照比」,學生學習權益不打折。現在老師在週休2日們仍陪着學生練習,爭取佳績。
今年是光隆家商創校70週年,因爲明年就要走入歷史,今年4月12日的校慶活動,校友在歡樂中帶着不捨心情。兩名已當媽媽的校友穿着特地再買的校服,帶着女兒回學校。更有一名男校友還留着制服,因已發福有點緊繃,仍決定再穿一次。學校以前有3胞胎,當天也回校園重溫青春歲月。
光隆家商有兩棟主要建物名爲學淵樓、聖哲樓,目前師生只使用學淵樓的樓上教室。校方在停招前就推動活化校舍方案,規畫出租學淵樓的一樓和聖哲樓,挹注財務。
慈濟基金會已與光隆學校簽約,計劃在聖哲樓成立可服務48人的社區式日照中心。基隆市衛生局今年一月核準籌備,慈濟光隆日照中心預計今年底前營運。申設銀髮健身俱樂部也已送件,目前待中央審查覈定中。
據瞭解,光隆董事會近年執行停招、停辦行政作業,並提出優於法規離退職方案,隨着學生數減少,分批資遣老師和行政人員,等至所有師生都離校後,校園整體規畫轉型社會福利事業使用,布建住宿式長照機構。
教育部今年7月核準光隆家商這學年結束後停辦,依規定要在3年內完成轉型行政作業,董事會持續作業中。
基隆市衛生局長張賢政說,以基隆市目前的高齡人口及失能人口估算,需要住宿式長照機構牀位數估計約3300牀,尚缺約1400牀。未來隨着快速高齡化,長照牀位需求會更多,衛生局積極推動多元服務資源布建。
張賢政表示,光隆校園已規畫設立日照中心、銀髮健身俱樂部,另將規畫包括長照C據點及住宿式機構等不同類型長照機構,兼顧健康、亞健康、失能者的需要。期待這處社福場域,後續還能發展出兒童、青少年等各年齡服務,成爲全齡、共融的園區。
光隆家商所在地、基隆市信義區選出的市議員何淑萍說,受到少子化導致每年新生人數減少,加上基隆國中畢業生會升學雙北的高中職,導致基隆的私校辦學更加困難。許多人不樂見學校退場,但基隆市民逐步高齡化,得知光隆校園將變身長照園區,又令人很期待。
何淑萍表示,光隆家商位在市區,交通很便利。光隆校園開辦長照機,相隔100多公尺就是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能讓對長者的照護更周全,長者和子女都會更安心。她很樂見光隆家商從培育基隆下一代的園地,轉型成照顧老人家的據點。
基隆市光隆家商今年舉辦創校70週年校慶,當年同校的三胞胎,回至校園重溫青春歲月。圖/光隆家商提供
基隆市光隆家商在創校70週年校慶,陳列歷屆學生畢業紀念冊,校友翻閱勾起不少回憶。圖/光隆家商提供
基隆市光隆家商明年退場,校園紅色外牆的「聖哲樓」將開辦日間照顧中心,整體校園會布建住宿型長照機構。記者邱瑞傑/攝影
基隆市光隆家商明年退場,校園中的「聖哲樓」將開辦日間照顧中心,預計今年底前營運。記者邱瑞傑/攝影
基隆市光隆家商在創校70週年校慶,陳列歷屆學生畢業紀念冊,校友翻閱勾起不少回憶。圖/光隆家商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