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或將迎來複蘇,光伏ETF(159857)飄紅,微導納米漲超4%

3月17日早盤,光伏概念震盪走強。光伏產業指數(931151.CSI)截至發稿漲0.85%。

相關ETF方面,深市同標的產品中規模最大的光伏ETF(159857)截至發稿上漲0.78%,成交額超8500萬元,換手率近4%,盤中交投活躍;溢折率0.02%,盤中頻現溢價交易。

成分股方面,微導納米漲超4%,德業股份、晶盛機電、固德威、愛旭股份漲超3%,橫店東磁、協鑫集成、晶澳科技等多股跟漲。

光伏ETF(159857)緊密跟蹤中證光伏產業指數。該指數將主營業務涉及光伏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爲待選樣本,選取不超過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爲樣本股,反映光伏產業公司的整體表現,爲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標的。光伏ETF(159857)還配備了場外聯接基金(A:011102;C:011103)。

消息面上,據媒體報道,光伏行業或將迎來複蘇的跡象,已經在多家上市公司的決策中有所體現。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宣佈投資新建光伏發電項目。3月14日晚間,韶能股份公告,全資子公司擬投資5989.50萬元建設分佈式光伏發電二期第四批項目。此外,華銀電力公告,擬約15.57億元投建光伏發電項目。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表示,多家企業近期投資新建光伏項目,意味着光伏企業對光伏領域的投資信心增強。有業內人士提到,相關政策文件的出臺也帶動光伏裝機規模快速增長。

東莞證券表示,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發佈的《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在新政對收益率影響下,分佈式有望迎來階段性的裝機高峰。根據集邦新能源,近期組件市場形成追漲氛圍,3月組件排產落於55—56GW區間,月環比增長約三成,組件排產環比增長顯著。建議關注規模和技術領先,成本控制能力較強的光伏頭部企業。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