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受創!張惇涵喊「中央不甩鍋」共同面對 爲陳駿季抱屈
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因颱風「樺加沙」豪雨溢流,導致嚴重災情。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批評行政院未及早提出解決方案。對此,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今(24日)受訪時強調,救災不應互相推責,中央與地方各有角色,必須共同合作。
張惇涵24日上午接受寶島聯播網《新聞放鞭炮》專訪,會後也向媒體說明。他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成立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統合相關事宜,交通部長陳世凱昨日也赴花蓮瞭解交通中斷情況。
他指出,自7月26日確認堰塞湖存在後,農業部與內政部分別委託陽明交大、臺大專業團隊進行評估,發現當地地質條件不穩,人員難以抵達,重機具更無法進場,只能透過直升機勘查。專家估計,堰塞湖蓄水量高達9,100萬噸,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或日月潭水量的四分之三,不可能如外界想像般用砂石車或怪手簡單處理。
張惇涵強調,中央與地方之間針對堰塞湖已經聯繫約9次,並造冊保全戶、進行簡訊演練。颱風來襲前,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20日成立,21日提升爲一級開設。當時內政部長劉世芳即建議儘速撤離1,800戶、約8,500人,並於22日清晨在國軍協助下展開大規模撤離。從昨日溢流的衝擊範圍來看,確實與當初評估一致,顯見此次屬於嚴重天災。
至於外界質疑花蓮縣長徐榛蔚22日是否人在國外考察,張惇涵表示,劉世芳已與花蓮縣政府保持聯繫,並協助完成撤離任務。
對於傅崐萁批評農業部低估風險,張惇涵迴應,救災不是互相甩鍋,中央不會推卸責任,地方與中央應該一起合作。他並指出,網路流傳攻擊農業部長陳駿季的影片有斷章取義之嫌,事實上陳駿季當時強調堰塞湖壩體仍穩定,但也承諾會爲下游居民安全持續努力,外界不應過度解讀。
至於後續因應,張惇涵表示,短期將持續推動預防性疏散與防災演練;中期在汛期結束後,工程單位會視地質狀況研究進場可能;長期則必須中央與地方共同尋找可行方案,否則一旦遭遇強臺或地震,下游居民仍將面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