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動力療法 淺層皮膚癌免動刀
王芳穎曾收治一名男性患者,左臉長出一大塊紅色斑塊,皮膚切片確診爲「波文氏症」,也就是皮膚鱗狀細胞原位癌。傳統的治療方式,爲手術切除後植皮,但由於病竈範圍大,植皮可能造成膚色不均的補丁,留下明顯痕跡。經評估決定採用「光動力療法」,患者治療3次後,皮膚恢復平整光滑,色素日漸淡化,皮膚癌也沒有復發跡象。
王芳穎說明,光動力療法會先將感光劑塗抹於治療部位,再進行光照,將感光劑激發至高能量狀態,活化周圍氧分子,對癌細胞產生細胞毒性,藉此殺死癌細胞。代謝旺盛的癌細胞,會優先累積大量感光劑,健康細胞則吸收極少,照光時能避免傷及癌細胞以外的周圍組織。
不過,光動力療法的光照深度有限,較適合表淺病變。範圍更大更深的病竈,可以先手術切除,再用光動力療法處理殘留病竈,或是先以光動力治療縮小腫瘤,再進行手術。王芳穎提醒,治療區域可能出現輕微紅腫、刺癢、結痂或脫皮,但通常一週內會消退。
另外,光動力治療也能用於改善皮膚老化、減少細紋、改善膚質及青春痘治療,治療頑固性病毒疣,消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變;或在傷口感染情況下,做爲輔助治療;皮膚癌高風險族羣,也能借此作爲預防性治療。
王芳穎指出,此療法安全性高,免動刀且副作用小,臨牀最高等級適應症,包括日光性角化症、波文氏症、表淺或結節性基底細胞癌等淺層皮膚癌、原位癌或癌前病變等,需要多次治療者。對手術有顧慮、注重美觀的民衆,也可以選擇此療法。
王芳穎提醒,光動力療法治療深度有限,且目前未納入健保,患者需自費,建議先和醫師充分討論,再根據病竈深度、大小、個人需求進行綜合評估,選擇最佳治療方案,曾得過皮膚癌的患者,也要持續追蹤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