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股》晶睿廖禎祺:Q2客戶有較明顯拉貨需求 匯率影響沒那麼大
晶睿通訊於5月16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廖禎祺表示,2025年第1季合併營收達新臺幣19.7億元,年增25%,除了去年客戶庫存影響出貨基期較低,今年在邊緣人工智慧(Edge AI)及雲服務等產品銷售升溫,不論是品牌或代工事業,皆展現AI與雲端的研發實力與市場需求結合的競爭力。
晶睿通訊2025年第1季營業毛利爲6.16億元,年增30.23%,單季合併毛利率爲31.22%,年增1.36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爲6002萬7000元,營業淨利率爲3.04%,年增4.2個百分點,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爲5616萬5000元,單季每股盈餘爲0.65元,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爲26.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5.3%。
針對關稅對公司營運的影響?廖禎祺表示,不排除在符合原產地的條件下,適時調整供應鏈結構,讓公司產品能以具競爭力的稅賦行銷到美國及其他國家,我們的目標是維持毛利,至於關稅在政策調整之下,目前影響有限。
近期新臺幣兌美元急升,廖禎祺表示,匯率操作採自然避險,目前看起來,匯率變化對季報影響沒有那麼大,營收及獲利變化在掌握之內。
廖禎祺指出,今年全球經濟充滿挑戰,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供應鏈對市場需求預估,超越過去後疫情時代物料的衝擊,即使目前處於關稅暫緩期,晶睿通訊將密切關注國際政策與稅制變化,配合政府政策、善用集團資源,適時動態調整全球營運策略,並啓動計劃提高營運韌性。
憑藉25年來豐富安防經驗,晶睿整合AI攝影機/軟體與雲端服務,提供AI解決方案,爲了更貼近市場需求,今年第1季在美國矽谷成立全球設計中心,與臺灣總部研發資源相互協作,未來更能專注AI與雲端研發,降低客戶運營與維護成本,提升使用者對新技術的體驗,今年是晶睿通訊成立25週年,透過多元線上與線下宣傳活動,積極推動AI應用,陸續導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工廠等領域,並延伸至教育、零售等垂直市場,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
廖禎祺指出,今年策略展開還是圍繞在雲與AI,其中雲的部分,主要在推廣混合雲的VORTEX,兼顧客戶加速從前端的在地平臺系統快速升級到雲服務時代性潮流,我們也推出具有視覺語言模型的新功能,導入既有邊緣AI產品,加速串連通路與技術策略夥伴;就各市場來看,晶睿主要市場在北美,但亞太/歐洲/拉美市場都充滿發展潛力,這些區域致力發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以及供應鏈?性上的智慧工廠,跟晶睿重視的市場佈局不謀而合,我們看好市況的發展。
在製造部分,目前晶睿在臺灣/越南/泰國均設有廠區,其中臺灣佔比約60%,越南及泰國約佔40%,針對是否赴美設廠?廖禎祺表示,安控產品跟IT產業一樣,美國市場在地生產成本不會有較大的好處,不見得有利,由於有成本難度,目前還沒有規劃在美國生產,不過不排除未來針對客戶需求做彈性因應,善用集團資源滿足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