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榆中縣山洪災害 多部門全力開展救援工作保暢通保安全

央視網消息:8月7日以來,甘肅蘭州市榆中縣等地出現連續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造成了人員傷亡,大量房屋被淹,道路被沖毀。

山洪災害發生後,當地立即開展了受災羣衆的轉移安置工作。根據初步統計,榆中縣受災羣衆共有480餘戶2000多人,目前已累計轉移安置了9800多人。

當前,自然資源部已將甘肅省地質災害防禦響應等級四級提升爲二級,並增派專家組赴災區協助指導救災工作。

爲支持甘肅做好洪澇災害災後應急恢復,國家發展改革委緊急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億元,財政部、應急管理部也緊急預撥1.2億元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甘肅、內蒙古做好應急搶險救援和受災羣衆救助工作。

消防救援人員在馬坡鄉進行拉網式排查

截至9日8時,在受災較重的榆中縣馬坡鄉,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已累計調派840人、136車、16舟艇、9犬參與處置,目前救援工作仍在持續。

山洪災害發生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立即調派甘肅消防救援總隊、甘肅森林消防總隊、西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等消防救援力量,同時調派上海消防研究所10人攜帶無人機載航磁探測設備、手持式生命探測裝備趕赴現場。8日14時,消防救援人員在榆中縣馬坡鄉馬蓮灘村五社,對危房挨家挨戶進行拉網式排查,搜救被困人員。

根據指揮部部署,甘肅消防救援總隊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在馬蓮灘村分組,沿河道徒步持續搜尋。

因爲現場部分道路沖毀、電力和網絡信號部分中斷,現場救援力量利用無人機開展空中偵察、協助進行人員搜索,利用衛星便攜站回傳空天地多維度影像,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情報支撐。目前,搜救工作正在持續進行中。

交通醫療電力等多部門全力開展救援

8月7日以來,甘肅蘭州市榆中縣等地出現連續強降雨引發山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當地應急消防、交通、醫療等多部門全力開展搶險救援,轉移安置受災羣衆。

災情發生後,失聯人員搜救、基礎設施搶修、羣衆轉移安置等應急救援工作全面展開。

多部門抓緊搶修水毀路段

省道104線是榆中縣城通往興隆山腹地最快的主幹道之一。由於該道路處於一處彎道,山洪持續對路面沖刷,導致該路段將近200米的地基損毀,安全的路面不足以支持大型機械通過,現在搶險人員正在對該路段的地基進行加固。與此同時,道路清淤作業也在同步展開,這種大型機械平地機,一次通過,就可以清理出三米寬的路面。

力爭8月10日前恢復電力和通信

據記者9日上午的消息,針對省道104線榆中段,現在已經清理塌方26處,清理淤泥2.55萬方。目前電力、通信也在加緊恢復,截至8日晚10時,城關鎮、馬坡鄉、小康營鄉受損的7條供電線路,目前已修復2條。根據指揮部的部署,力爭是在8月10日前,恢復電力及通信。

累計轉移安置羣衆9828人

與此同時,受災羣衆的安置和救助工作也在同步進行。截至9日上午,已徵用酒店54家、設置學校、村委會等集中安置點14個,累計轉移安置羣衆9828人。

發現的15名傷員均得到有效醫療救治

醫療救治方面,甘肅省衛生健康委抽調省人民醫院、省二院、等6家省級醫院,多個科室的26名專家趕赴榆中縣,目前,發現的15名傷員均得到及時有效醫療救治。

國家消防救援局派工作組趕赴甘肅榆中

爲應對此次山洪災害,國家消防救援局及時調集專業救援裝備,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全力搜救失聯人員。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共調派560人趕赴現場處置。

記者探訪榆中縣第三中學應急安置點

災害後,榆中縣通過多種方式轉移安置受災羣衆,截至8日夜間,累計轉移安置羣衆9828人。8日夜間,總檯記者崔林欣來到榆中縣的其中一個安置點。

榆中縣的第三中學是一個災後安置點,根據8日晚上榆中縣當地提供的信息,大概有130多名的受災羣衆,將從受災現場被安全轉運到這裡。蘭州市榆中縣第三中學已經提供了大概有330多個牀位,爲受災羣衆提供一個安全的住所。

爲妥善保障即將轉移至此的受災羣衆生活,8日下午,榆中縣高崖鎮工作人員將榆中縣第三中學的學生宿舍清掃出來,並同步籌備了被褥、大衣、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

在保障受災羣衆基本生活方面,榆中縣第三中學應急安置點提前準備了盒飯、礦泉水作爲當晚的應急餐,並啓用學生食堂來保障受災羣衆之後的日常用餐。除解決羣衆吃飯、住宿問題外,還配備了4名醫護人員和2名心理諮詢師,爲受災羣衆提供醫療保障與心理疏導服務。當前,受災羣衆轉移安置工作仍在持續推進中。

榆中縣高崖鎮黨委書記許立源介紹,接到轉移命令以後,首先就是抓緊把我們的這個榆中三中的宿舍樓開闢出來、整理出來,整理了55個房間330張牀位,然後我們緊急調撥的被褥和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資,然後已經全部到位了。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