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讀
1.《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制定背景是什麼?
爲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部署,根據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行動方案》等文件精神,結合市領導有關加強學生身心健康工作的指示要求,市教委會同市體育局共同研製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擬進一步推進中小學體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2.文件制定的主要依據是哪些?
文件在起草過程中主要依據的上位文件有:《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行動方案》《北京市加強中小學體育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二十條措施》等文件。
3.文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若干措施》由帽段和8條具體措施組成,行文簡潔,聚焦主題。其中帽段部分重點是落實中央會議和文件精神,闡述體育鍛煉的積極作用。
具體措施包括: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打造效果顯著的體育課、豐富學生陽光體育活動、大力開展學生班級聯賽、科學精準提升學生體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體教融合機制、完善評價機制加強督導檢查八個方面。
4.文件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一是融入國家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最新要求。文件全面融入了全國教育大會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中關於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精神和有關要求,明確了體育對於促進學生“五育”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落實體育工作的剛性要求。
二是各項措施更加精準便於實施。文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更加關注和聚焦解決當前中小學體育工作中的突出短板和具體問題,圍繞“能操作、可量化、出實招、見實效”的思路,對各項措施進行了深入研究,儘可能提出量化指標要求,其中:第三條豐富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第四條大力開展學生班級聯賽、第五條科學精準提升學生體質、第七條深入推進體教融合機制的相關內容和量化指標,是在總結提煉各區和學校成熟經驗和有效做法的基礎上,首次在市級文件中提出。其它4項措施也都融入了中小學體育改革的新舉措,特別是對加強青少年“三大球”、冰雪運動等重點工作都提出了具體要求。
三是深入推進體教融合。市教委會同市體育局共同研究了融合相關措施,創新提出了體校與學校結對、教練與教師互補、校內與校外聯動的融合機制,以及發揮體育部門在體育科研、競賽組織、場館使用、運動員和教練員選派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和資源,支持中小學體育發展的工作。
四是《若干措施》是落實《北京市加強中小學體育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二十條措施》的具體舉措。《二十條措施》是市委市政府對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提出的總體要求,突出系統性、全面性;《若干措施》是由教育和體育部門聯合研製的落實文件,是爲了聚焦難點、補齊短板、提升質量、解決問題,“切口小”針對性更強。兩個文件在具體措施中各有側重,《若干措施》相對具體,突出可量化、可監督、可評價、易操作、見效快,更便於各區和學校組織實施。
五是突出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出構建以運動、衛生、心理、營養爲一體的“大健康”教育格局,將身心健康教育融入學校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體系。加強健康學校建設,推廣健康知識講座和科普活動。
六是突出校園體育運動時間和質量。強化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加強體育課的運動負荷監測,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統籌課上、課間和課後服務一體化設計,強化家校社協同,加強體教融合。
七是面向人人,突出運動覆蓋面和參與度。大力推廣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的“班級賽”,突出比賽的對抗性和趣味性。鼓勵各校、各班開展全體教師和學生參與的跑步活動,針對不同場地條件、不同年級,制定跑步距離。優化市級小學生運動會的辦賽形式,將全市集中舉辦調整爲同一時段由各學校分散舉辦,提高師生和親子參與度。
八是突出精準施策補齊短板。實施學生體質弱項強健計劃,針對體質較爲薄弱的學校,推進“一校一品”,針對優良以下的學生,實行“一生一策”師生包乾提升,針對薄弱項目項目,向低學段延伸,增設鍛鍊項目和指標。建構校園“三大球”學練賽一體化機制,將“三大球”納入體育課大單元必修內容,積極組織開展“三大球”班級聯賽,確保每所學校至少普及一項“三大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