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籌500萬 規畫重建守護神
桃園市觀音濱海遊憩區原有1座高約13米的大型觀音雕像,因長年風蝕而損毀,爲避免倒塌於2015年拆除。地方盼加速重建。(本報資料照片)
原位在桃園市觀音濱海遊憩區高約13米的大型觀音雕像,因長年風蝕損毀,爲避免倒塌危險於2015年拆除,地方盼重建在地最具指標的守護神,除能凝聚居民向心力,也幫助推廣珍珠海岸計劃。桃園市觀音區公所表示,已編列500萬元大潭電廠回饋金辦理新建先期規畫。
桃園市觀音濱海遊憩區原有1座高13米的大型觀音雕像,佇立在觀音沿海地區,當地人視爲重要地標及守護神,數十年來經歷風蝕,混凝土剝落毀損,背部甚至裂開有處大洞,因擔心發生倒塌危險,在2015年7月拆除,地方盼能加速重建,重現地方重要精神象徵。
觀音區市議員吳進昌、許更生說,觀音雕像是觀音區最具指標的意象,盼以「觀音地標景觀工程」規畫重建目標,不以宗教相關的目的較容易爭取經費,雕像下方也可規畫遊客活動中心等多功能使用,希望市府盡力協助,不要讓觀音區在珍珠海岸計劃內成爲遺落的珍珠。
觀音區公所表示,已規畫利用大潭電廠回饋金500萬元支應相關設計費用,因建置經費高達2、3億元,將持續與觀旅局協調經費來源。
觀旅局代理局長王麗娟表示,觀音意象受限於預算來源的適當性及中央補助規定,未能順利爭取興建,後續經評估仍以爭取相關單位或民間資源籌辦方式持續辦理。觀旅局已邀集相關單位討論,目前由觀音區公所優先籌措500萬元辦理先期規畫,後續會持續收集地方意見,確認大佛材質、意象、尺度、空間運用、座落位置等面向資訊後,再續辦設計及爭取工程所需的民間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