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緊張!歐中峰會前夕 歐盟拒簽氣候聲明
歐盟推遲了與中國大陸簽署氣候行動聯合聲明的計劃。(美聯社)
歐中峰會前夕,雙方關係持續角力。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歐盟推遲與中國大陸簽署氣候行動聯合聲明的計劃,並稱除非中方承諾加大力度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否則不希望看到此聯合聲明提前簽署。中方則迴應,中方始終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將繼續同各國一道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
外媒此前報導,歐中峰會預計於七月廿四至廿五日在北京舉行。金融時報昨指,歐盟和中國原本將在紀念中歐建交五十週年的峰會上簽署氣候行動聯合聲明,但現在這一計劃已經推遲,這加劇了雙方在貿易、俄烏戰爭等問題上的緊張關係。
歐盟官員稱,布魯塞爾已多次拒絕中國提出在峰會後共同發佈氣候承諾的請求,除非中方承諾採取更多措施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歐盟氣候行動委員沃普克胡克斯特拉說:「從我們的立場看,只有在聲明中有具體實質內容和展現雄心的計劃,它纔有意義。」
陸外交部:碳排放強度降三成四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日在記者會上回應,中國始終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她並稱,過去十年,中國的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增加至百分之十七點九,碳排放強度下降了超過百分之卅四,中方將繼續同各國一道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爲綠色轉型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路透指出,目前中國正努力在推動經濟增長和實現環保目標間尋求平衡,但預計在今年底前,未能完成「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碳強度降低百分之十八目標。
陸排放量 仍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
金融時報指,中國在主要經濟體中推進潔淨能源和交通方面的進展最顯著,但由於中國仍高度依賴煤炭作爲能源,其排放量仍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
歐盟和中國都必須在十一月於巴西舉行的聯合國COP30峰會前,向聯合國提交二○三五年的中期目標。中國駐歐盟使團的一位代表表示,對峰會可能涉及的氣候討論議題沒有一手訊息。
另針對大陸外交部長王毅結束歐洲訪問行程,毛寧昨轉述王毅意見強調,目前的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中、德、法做爲世界主要大國,理應加強戰略溝通協作,共同實踐多邊主義、反對單邊霸凌、抵制陣營對抗,爲世界注入更多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王毅稱,中方樂見法國、德國作爲歐盟核心大國,帶動歐盟實現戰略自主,樹立客觀、理性、正確的對中認知,妥善處理中歐經貿分歧;並稱,兩國領導人均重申堅定奉行一箇中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