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堅持推動制度型開放,破局外部挑戰與中國經濟動能轉換
注: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加速重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外有百年變局、內有動能轉換”的雙重考驗。3月1日,在首場陸家嘴金融沙龍上,圍繞“大國博弈、人民幣匯率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管濤指出,中國經濟的“長期向好、穩中有進”基本面未變,制度型開放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路徑,已成爲提升中國金融市場國際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大國博弈下的中國戰略定力
特朗普開始第二任期以來,全球進入關稅2.0的時代。與其第一任期的關稅1.0相比,第二任期的關稅政策發佈得更加頻繁、範圍也更廣。
2月4日,美國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了10%的關稅,該措施已經正式落地。近期,美國又發出新的關稅威脅,可能於3月4日對中國商品再加徵10%的關稅。此外,美國還計劃將關稅措施擴大至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加拿大、墨西哥,並對歐盟發出關稅警告。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不僅給中國,也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變數。”管濤指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影響不僅侷限於貿易領域,還在科技和金融領域帶來衝擊,這些影響正逐步顯現。近期,特朗普於2月21日簽署了“美國優先投資政策”備忘錄,進一步收緊了對中國的雙向投資限制。2月以來,美國已對中國鋼鋁、芯片等商品加徵10%關稅,並威脅進一步擴大範圍,其單邊主義政策加劇了全球供應鏈動盪。
面對這一挑戰,管濤表示,關鍵在於以“釘釘子”精神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部署,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體而言,需要因地制宜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的增長動能,同時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儘管短期陣痛難免,但中國經濟的“長期向好、穩中有進”基本面未變,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
人民幣匯率真正拐點未至
2024年9月底以來,中國集中推出一批轉向政策,加碼穩增長和防風險。12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要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加強超常規的逆週期調節。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中國經濟出現一定程度恢復。今年1月,一些國際機構提高了對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的預測目標。
在此背景下,今年的人民幣匯率走勢再度成爲市場關注焦點。管濤表示,研判人民幣匯率走勢不能僅從單一角度出發,還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今年匯率波動受四大因素交織影響,分別是國內經濟復甦動能、美國政策衝擊、美聯儲政策路徑、我國央行政策工具。”
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其關稅政策曾給人民幣匯率帶來調整壓力。2019年8月,人民幣匯率在中美經貿談判陷入僵局時“破7”,總體呈現承壓態勢。在管濤看來,本輪關稅政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力度較上一輪有所減弱。截至2月末,儘管特朗普已實施一輪關稅措施,並威脅實施第二輪關稅,但人民幣匯率仍保持在7.30以內的偏強位置,無論是中間價還是境外交易價,較去年底均有小幅升值。
雖然人民幣匯率表現出一定的韌性,但仍受到多方面擾動。管濤指出,“特朗普2.0關稅政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渠道實現:一是關稅政策通過影響中國的貿易和跨境投資,進而改變外匯供求關係,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二是關稅政策可能通過影響通脹中樞,進而影響美聯儲的降息節奏。
美元利率走勢是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另一大因素,而美元市場變化與美聯儲貨幣政策密切相關。“自去年9月美聯儲啓動加息週期以來,今年1月暫停加息。2月中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強調,美聯儲仍面臨降息風險,無論是降息過快還是過慢,都可能帶來新的挑戰。”管濤分析稱,未來只有美聯儲大幅降息,美國經濟硬着陸,美元趨勢性走弱,人民幣匯率可能迎來真正的拐點。
制度型開放破局“卡脖子”
在全球局勢變化、大國博弈加劇、外部金融環境動盪、人民幣匯率承壓的背景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被賦予了新使命。立足當下,要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服務能級,管濤認爲要堅持制度型開放。
“制度型開放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路徑。高層次的開放形式,旨在通過高標準的開放提升國際競爭力。”管濤指出,近年來,隨着全球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中國的金融改革不斷深化。制度型開放作爲金融領域的重要戰略方向,已成爲提升中國金融市場國際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管濤認爲,制度型開放爲中國金融市場提供了自主發展的契機,通過完善國內金融市場體系,減少對外部資金的依賴,這不僅有助於增強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也能在全球金融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制度型開放可以從六個方面着手:一是以我爲主、自主漸進的開放策略,二是面向國際、與國際高標準接軌,三是立足本土、結合國情的開放實踐,四是面向市場、需求驅動與風險可控,五是堅持整體開放、改革與開放雙輪驅動,六是堅持安全爲重、統籌開放與安全。”管濤總結道。
管濤博士新書《貨幣的反噬》已出版,長按圖片可直接購買下方書籍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近年來美國通脹、全球經濟以及中國貨幣市場研究的金融理論圖書。 作者認爲,當十多年的貨幣大放水遭遇財政刺激、供給側衝擊,高通脹迴歸也就難以避免。
全書共分九章,主要探討了美國本次高通脹的成因,美聯儲緊縮對美國金融市場及金融體系的影響,美聯儲緊縮對中國經濟的溢出影響,以及中國穩增長的政策應對,同時還初步探討了特朗普迴歸對美元利率、匯率和中國經濟的影響。當前世界深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釐清通脹問題、匯率波動問題、美國經濟發展動向以及我國當前經濟環境,對於實現我國經濟企穩向好、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憑瀾觀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