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重災區!工具機業向賴清德提5大建言 內容曝光

因應美方對等關稅措施,賴清德總統11日赴臺中與機械業者座談。(潘虹恩攝)

臺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伯佳。(潘虹恩攝)

因應美方對等關稅措施,賴清德總統11日赴臺中與機械業者座談,臺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伯佳會中反映,希望政府放寬紓困標準、設立跨部會應變小組協助業者、擴大內需市場、推動人才轉型以及建立出口預警與風險監測系統,並呼籲政府掌握美方90天關稅期間協助業者拉近與主要競爭國關稅差距。

賴清德11日赴臺中與機械業者座談,陳柏佳指出,工具機業者多爲中小企業,此次美國關稅衝擊影響致使國內業者普遍面臨訂單遞延、資金壓力與市場信心動搖等多重考驗。他指出,盼政府掌握美方90天關稅暫緩期,協助業者拉近與主要競爭國關稅差距,並和產業攜手透過數位化強化企業體質及產業競爭力。

陳柏佳代表提出5項建言,首先是穩定營運金流,放寬紓困條件,建議政府依不同企業規模放寬紓困認定標準,確保真正受影響業者得以即時獲得協助。同時呼籲金融機構避免因關稅議題緊縮授信規模或抽銀根,穩定企業現金流,減輕中小企業營運壓力。

其次,設立跨部會應變小組,整合資源並簡化流程加速因應,呼籲政府整合各部會能量,組成專責應變小組,積極協助業者處理物流調度、融資週轉、關務障礙等問題,並於關稅暫緩期間協調國籍航商加開赴美航班,降低出口遞延風險。

第三,擴大內需市場,以產業規範與數位技術強化產業供應鏈韌性,建議國營事業優先採用國產工具機設備並鼓勵國內業者投資自動化、智慧製造設備,並以工具機產業規範與數位化技術持續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期盼建立工具機產業生態系、強化產業供應鏈韌性。

第四,推動人才轉型,強化長期升級基礎,建議政府擴大中小企業人力養成的再培訓資源,涵蓋綠色製造、數位轉型與AI應用等重點技能,協助企業強化人力結構,推動整體產業升級與永續發展;第五則是,建立出口預警與風險監測系統,建議政府攜手產業公協會與智庫機構,建置產業導向的出口預警平臺,整合全球經貿情報、通關政策變化與物流成本動態,協助業者超前部署、及早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