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蘭協:打斷手骨顛倒勇

臺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表示,關稅危機仍未解除,趁此機會也正好檢視產業體質,提出有規畫的全球佈局策略,才能打斷手骨顛倒勇。(曹婷婷攝)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暫停實施高額對等關稅90天,關稅也從32%降至10%,但臺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說,危機仍未解除,現在只是讓大家稍微喘一口氣,剛好利用這段時間調整產業體質,提出有規畫、對臺灣有利的全球佈局策略,才能「打斷手骨顛倒勇」。

川普上週揮出關稅大刀,擬對臺課徵32%關稅,現又臨時改口宣佈暫緩對等關稅90天,期間只徵收10%關稅。1周來懸着一顆心的蘭花業者認爲,未來海外佈局仍是必須要走的路。

展壯臺大蘭園平均每年出口美國16至20個貨櫃,經理賴永翔表示,10日之前,客戶原面對負擔高額關稅大喊吃不消,雙方仍在協商如何讓利,降至10%就較好解決,「我們讓利5%、對方吸收5%即可」,接下來會持續出貨。

他提到,未來仍是要前進海外低關稅國家設種苗場,避免美國客戶因應關稅延單或轉單荷蘭的情形,也才能確保避免供應鏈斷鏈,而海外投資亟需銀行貸款支持,這部分也需要政府從旁協助,單靠業者恐無能爲力。

曾俊弼說,不論32%或10%關稅對蘭花產業都一樣,因過去是零關稅,川普點燃這把火,也是讓大家提早面對關稅問題。他說,蘭花不像其他產品,種苗是每天在生長的活體,相關避險、佈局規畫要趕快擬訂,畢竟危機還沒有解除。

他強調,臺灣蘭花業者現在面對其他國家競爭壓力,這一點無法迴避,且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海運模式就把臺灣蘭花出口優勢稀釋、弱化,藉此事件好好檢視蘭花產業結構,「打斷手骨顛倒勇」。

他坦言,過去大家認爲蘭花業者講聯盟根本不可行,以往各做各的,但蘭花產業以小農、中小企業居多,現階段一定要整合起來,纔有辦法因應成本、產銷秩序、市場風險因應等,不然單靠自己打拚,只會愈做愈難做。

曾俊弼說,任何危機也是喚起大家重視產業出路的契機,未來全球佈局着眼於發揮臺灣優勢,「在關稅大戰下,提早做出有共識安排,這件事情就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