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豁免條例出臺 法人:消費性產品衝擊大幅降低

美國白宮於11日發佈總統備忘錄,宣佈關稅豁免條款,歸屬於特定HTSUS稅號的產品,將不再適用所規範的對等關稅,並免除10%基礎全球關稅,進口商可透過申報申請豁免。法人表示,目前對於消費性產品的最壞狀況已過,大幅降低對筆電、iPhone等供應鏈的衝擊,相對看好相關供應鏈如廣達(2382)、華碩(2357)、技嘉(2376)、大立光(3008)等,但政策走向仍具不確定性,投資操作建議維持審慎態度,以因應潛在變數。

此次豁免條款適用於所有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出口商品,惟針對中國大陸的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關稅(2025年額外加徵的20)並未納入豁免範圍,此公告大幅降低大陸製造商品面臨的高額關稅風險。

不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於13日表示,上述產品雖短期豁免對等關稅,但預計一到兩個月內納入新一輪針對半導體與電子產品的個別關稅措施,並強調此舉將作爲鼓勵產業迴流美國的政策工具,仍須留意後續關稅政策是否擴大至消費性電子的潛在風險。

法人指出,過去幾年,筆電品牌廠將生產從中國大陸轉移至東南亞;然而,即便2025年底產線持續擴增,對應美國市場需求仍存在30%至40%產能缺口(目前約50%至60),其中又以HP、Dell、Apple出貨至北美的比重最高,達50%至70%。

手機方面,iPhone產能約有85%至90%集中於中國大陸,印度僅佔10%至15%,儘管鴻海(2317)積極擴建非中產能,美國市場佔iPhone總銷量比重達30%至35%,對大陸出口仍具高度依賴。

不過法人表示,儘管部分產品取得關稅豁免,但筆電與iPhone等生產重地仍集中在中國大陸,未來政策不確定性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品牌廠預期將持續推動產地向東南亞與墨西哥分散。整體而言,大陸供應鏈風險雖暫緩但未解除,去中化將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