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限將至,特朗普施壓快速達成協議,日本貿易策略面臨考驗
特朗普設定的7月9日關稅大限臨近,特朗普向日本施壓,試圖在截止日期前快速達成協議,日本謹慎的貿易談判策略正面臨嚴峻考驗。依賴美國提供貿易和安全保障的日本選擇溫和路線,但這一策略迄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媒體週二報道,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最新一輪訪美未能與財政部長貝森特會面,僅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進行了有限接觸。新華社此前報道稱,特朗普6月29日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採訪時指出,美日貿易“不公平”,可能會向日本發函,“日本將不得不支付25%的汽車關稅”。
據新華社,美國政府目前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日本在日美關稅談判中呼籲取消,但美方並不情願,談判舉步維艱。分析人士指出,隨着7月20日日本參議院選舉臨近,日本方面在農產品關稅等敏感議題上讓步空間有限。日本政府陷入美國期待與國內選舉壓力的兩難境地。
談判陷入僵局 日方頻繁訪美收效甚微
赤澤亮正近幾個月已七次訪問華盛頓,但最新一輪談判成果有限。據媒體報道,他在6月27日與盧特尼克磋商約一小時,次日再次電話交流,但未能與關鍵談判負責人貝森特及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會面,便於29日返回日本。
“大多數時候我從羽田機場起飛時都沒有確定的會議安排,”赤澤亮正在返回東京後表示。儘管面臨挫折,他仍表達信心,認爲反覆談判和關係建設最終將達成雙方可接受的協議。
日本此前在造船、航空等領域以及稀土供應方面提出與美國合作方案,但這些措施無法立即削減美國對日貿易逆差,未能打動特朗普政府。美方要求日本採取立竿見影的措施解決貿易失衡問題。
實際上,美國對日貿易逆差與特朗普第一任期相比沒有明顯變化,日本在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中排名前十。特朗普要求日本儘快擴大進口原油等美國產品以消除逆差。
日本政府堅持認爲,如果擴大進口需以美國免除汽車關稅作爲交換條件。但特朗普政府對將汽車及鋼鋁關稅等按領域徵收的關稅作爲談判對象持消極態度,甚至顯示出擴大徵收趨勢。
國內政治制約,農業開放面臨選舉壓力
日本汽車產業佔GDP近10%,僱傭約8%的勞動力,是石破茂政府必須保護的重要增長引擎。雖然汽車面臨一定程度關稅似乎不可避免,但官員希望將稅率降至接近10%以在國內顯示進展。
一個選項是開放日本大米市場換取汽車關稅讓步,但這在政治上極爲敏感。執政的自民黨長期依賴農業部門支持以保持農村地區席位,任何被視爲犧牲農業遊說集團保護汽車產業的舉措都將面臨選民反對風險。
新華社週二援引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爲達成符合日美雙方利益的貿易協議,日本將繼續積極推進與美國磋商,但“日本不會考慮在關稅談判中犧牲農業”。
亞洲集團分析師Rintaro Nishimura表示:"政府被夾在美國期待和國內選舉前不要過度讓步的壓力之間。"隨着7月20日參議院選舉臨近,日方在農產品關稅等方面讓步變得更加困難。
投資者保持謹慎樂觀,市場預期關稅或延緩
儘管談判面臨挑戰,投資者目前保持相對冷靜。日內瓦Gama Asset Management SA投資組合經理Rajeev De Mello表示:"叫聲比咬合更兇猛,我預期美國將推遲大部分超額關稅,但保持10%的稅率。"
赤澤謹慎選擇措辭,在面對7月9日貿易最後期限時明確表示,東京不會被迫接受不希望的協議。當被問及如果收到特朗普的信件是否會迅速向媒體披露時,他微笑迴應:"如果到了那一步,我想你會發現特朗普總統已經在Truth Social上宣佈了。"
特朗普表示,7月9日後將提高目前對各國一律適用的10%基本稅率。如果談判拖延,日本企業將不得不長期承受特朗普關稅負擔,影響範圍不僅限於汽車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