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飆至145%後,美國還想中國增持美債?商務部:要打,奉陪到底
美國這波操作真讓人看不懂了。上個月剛把對華關稅狂飆到145%,這幾天又暗搓搓惦記上咱們的外匯儲備,嘴裡還唸叨着讓中國多買點美債。這不是還想用極限施壓,在中國身上謀取好處嗎?
說實話,當我看到145%這個數字時,腦子裡就一個反應:美國瘋了吧?這意味着啥?咱們的貨值100塊錢,到美國海關那兒,光稅就得交145塊!這哪是做生意啊,簡直是明搶嘛!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邊關稅剛加完,財長貝森特就火急火燎跑到亞洲開發銀行,死命慫恿行長神田真人中斷給中國的國家貸款。
其實美國這套操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兩手準備。
嘴上喊着"公平貿易",手上使勁堵死中國的發展路。明面上則掄起關稅大棒,暗地裡卻在國際金融圈裡給咱們搞偷襲。
說白了,亞洲開發銀行給中國貸款,那是正兒八經的商業買賣。爲啥?中國的基建項目靠譜啊,風險低迴報穩,亞行掙得鉢滿盆滿。美國非說"中國太有錢不該享受優惠貸款",這邏輯荒唐得很,就跟學校不讓學霸領獎學金一個德行。
說到底,美國急成這樣也有他們的苦衷。36萬億美元的國債壓在頭上,每年光利息都得天文數字。有個搞金融的朋友跟我吐槽:"這利息都快趕上軍費了,難怪他們心急火燎。"
在貝森特剛放完狠話沒幾天,對方就又改口了,說145%的關稅"可能確實過分了點"。這變臉速度,估計川劇演員看了都得自嘆不如。他們的如意算盤其實很簡單:先拿高關稅嚇唬嚇唬,然後,再趁機通過談判讓中國繼續掏錢買美債。
不過咱們現在底氣十足。我看了下數據,對美出口比例已經從2018年的近20%降到11%了。朋友圈裡做外貿的哥們兒都說,現在跟東南亞、歐洲做生意熱火朝天,誰還盯着美國那點市場啊。
外交部那句話說得真是妙:"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想要我們去接盤美債,就必須拿出談判的誠意來。不然今年6月份美債集中到期,美國自己的經濟問題都難以化解,就更別說向外界保持持續施壓了。
當下我們面臨的困境,遠不如美國方面的多。特朗普之所以激進的推行關稅措施,目的就是爲了趕在美國國債集中到期前解決問題。現在時間越拖,反而於我們更加有利。
美國現在這套路,說白了已經過時了。以前是美元說了算,現在呢?連自家後院都起火了,12個州聯合起來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告上法庭,說是搞得"物價飛漲、失業暴增"。我就納悶了,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貝森特嘴上說要跟中國"坐下來談談",心裡想的肯定是怎麼掏中國的口袋。問題是,咱們現在是全球最大貿易伙伴,內需市場火得一塌糊塗,還用看誰的臉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