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資收個體戶 宜蘭縣推5大照顧措施
宜蘭縣列冊的資收個體戶有342戶,是資收體系重要的一環,縣長林姿妙(中)今天致贈資收個體戶代表蘭陽好米,以感謝對環保的貢獻與辛勞。(宜蘭縣政府提供/李忠一宜蘭傳真)
環境部與宜蘭縣環保局合力推動資收關懷計劃,以「保價回收補助」等5大措施照顧宜蘭縣列冊的資收個體戶,縣長林姿妙等人今天(31日)致贈蘭陽好米給資收個體戶代表,以感謝對環保的貢獻與辛勞,盼能在端午節前傳遞社會的溫暖與善意。
宜蘭縣列冊的資收個體戶有342戶,推出的5大措施有保價回收補助、到府收運服務、投保微型保險、環境巡迴服務團,以及設置資收行動站,其中的保價回收補助是以高於市場價格收購回收物,每人每月補助上限爲5000元。
環保局表示,資收個體戶每個月最多收入約1萬多元,多爲年長者、中低收入戶從事,以及打零工者兼職,只要回收量足夠,保價回收補助讓資收個體戶每月至少會有5000元的收入;目前除了鋁罐的收購價低於市價外,其餘回收物都高於市價。
環保局舉例說,目前鋁罐市價1公斤是34元,政府收購價爲6元,資收個體戶可以去回收場依市價賣出回收物,其他如單色玻璃容器市價0.1元,收購價可達7元,資收個體戶就可以選擇去清潔隊秤重紀錄,環保局次月再匯款給資收個體戶。
宜蘭縣的資收個體戶近年有下降趨勢,也與回收物價格變低有關,環保局說,部分回收物因市價偏低,會影響回收意願,保價回收補助讓玻璃容器、紙容器等回收物都遠高於市價,可提高回收意願,避免這些回收物混入一般垃圾中。
環保局表示,資收個體戶是宜蘭縣資收體系中重要的一環,環境部資收關懷計劃自2019年推動至今,資源回收物達6180公噸,推動關懷計劃既可增加個體戶收入,也能讓環境變得更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