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浪浪圖卡 臺南12生獲特優!南迴臺東段打造友善動物公路
臺南市教育局昨發表浪浪語錄創意圖卡徵選比賽成果,12件作品獲特優。記者鄭惠仁/攝影
打造友善動物環境,臺南市教育局前年起推動關懷動物生命教育計劃,昨發表浪浪語錄創意圖卡徵選結果,獲特優的學生有感說「養毛小孩不只靠初次相遇時的情感衝動」;另,公路局在臺東南迴公路推動友善公路環境,路殺件數大幅降低,去年僅3件。
南市教育局指出,關懷動物生命教育計劃包括認養校園犬貓、成立動保社團及規畫相關教案,2023年至今30所學校參與,透過實作打造友善動物的校園環境,也辦浪浪語錄創意圖卡徵選比賽,今年以「領養代替購買」與「善待動物不棄養」爲主題。
教育局公佈共徵得640件圖卡作品,12件作品獲特優,國中組特優的民德國中學生顏瑋成說,無法認養流浪動物,但可以從關心社會上流浪動物的議題開始;獲國小中年級組特優的蓮潭國中小林禹寰表示,飼養毛小孩不僅僅只靠初次相遇時的情感衝動,更重要的是一起面對未來挑戰的堅持與勇氣;獲國小高年級組特優的東光國小王淯溱呼籲「領養代替購買,讓牠的生命能再次充滿愛」。
此外,南迴公路臺東段沿途生態豐富,多路段爲野生動物棲地,公路局5年前研析野生動物區域性,在轄管省道公路設當心動物的警示標誌牌,已有紫斑蝴蝶、臺灣獼猴、鳥禽、穿山甲、食蟹蒙等標誌牌,並在多個路段設置動物通道(路廊)。
「現在很少動物被撞上輾壓。」負責公路清潔的林姓班頭說,過去公路還沒拓寬時,幾乎1個月逾10件動物被路殺,現在1個月平均約2件,且大多是流浪貓狗,野生動物反而較少;警方表示,近年僅接獲2件民衆通報撞擊野生山羌及臺灣獼猴,確實路殺下降許多。
公路局南區養護分局大武工務段長陳永銘說,目前針對野生動物出沒棲地路段都有監測,會依監測數據,持續增設蛇類當心動物標誌或動物通道。
公路局在南迴公路臺東段推動友善公路環境,設置動物標誌牌,圖爲食蟹蒙標誌牌。記者尤聰光/攝影
公路局在南迴公路臺東段設置動物警示牌,圖爲蝴蝶標誌牌。記者尤聰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