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學x九州「糸島免疫村」 陳亮恭:攜手產學研合作 開創城市再造

臺積電慈善基金會、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與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於九月十二日造訪九州大學伊都校區,針對「糸島免疫村」的都市規畫計劃與關渡學的拓展進行交流與討論。圖/臺北市立關渡醫院提供

「糸島免疫村(Itoshima Immune Village)」是日本九州大學於新冠疫後推動的計劃,透過跨學科實證研究,瞭解日常生活如何影響人體免疫系統與疾病預防。臺積電慈善基金會、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與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今天造訪九州大學伊都校區,針對「糸島免疫村」的都市規畫計劃與關渡學的拓展進行交流與討論。

糸島市位於日本福岡縣西部,是九州大學伊都校區的所在地,這個校區面積是日本全國單一校區最大。今年四月,臺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與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等拜訪熊本時,與九州大學副校長谷本潤及糸島市團隊進行相關討論。

「糸島免疫村」於2023年啓動,新冠疫情後,大家對感染與免疫開始高度重視,「糸島免疫村」啓動城市規劃的計劃,期望透過九州大學的研究量能,設置跨領域產業園區,吸引企業進駐並且推動系列都市規劃策略,以類似關渡學的運動、營養、慢病防治的思維,延長糸島市居民的健康餘命。

陳亮恭指出,糸島市透過大區域土地使用進行城市規劃,在臺灣難以類似方式推動,但關渡學利用既有社區的再造,在關渡社區推動健康長壽宜居計劃,結合在地學研、醫療、企業資源,推動社區文化再造與推行健康長壽的目標,兩者之間有很多可以進一步合作的機會。

陳亮恭說明,陽明交通大學結合關渡醫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女皇鎮(Queenstown),也以新建或改造既有社區的方式,進行健康長壽推動,共同關注面向包括數位科技、人工智慧與健康長壽,都是具有高度願景的計劃。

陳亮恭指出,如同糸島市的設計,關渡社區鄰近陽明交通大學的陽明校區,除了關渡醫院,更有來自臺北榮總的支持,在地還有華碩與和碩企業總部,現在思考結合社區資源,推動文化再造運動,在健康長壽之餘,更走向人文與在地文化昇華,也希望帶動在地的文化產業。他也表示,這方面的影響更爲直接,畢竟以「糸島免疫村」思維推動的大範圍城市規劃,可遇不可求,但是在地社區文化的昇華與關渡學擴大推動,更有實際效益。

中華民國都市規劃學會理事長白仁德指出,「糸島免疫村」的創意與願景,目前雖然還在規劃階段,但規畫時的思維有許多可參考之處。臺日雙方可在這些基礎擴大交流。陳亮恭也指出,從臺積電在熊本推動的計劃,到「糸島免疫村」都着眼於提升居民的健康餘命,這也是全球的共同挑戰。

過往與臺積電慈善基金會的合作模式都先在臺灣建立有效的模式,再擴大推廣,陳亮恭指出,「糸島免疫村」的概念與擴大數位科技應用是很有挑戰性的目標,都是可以持續合作的方向,對於「糸島免疫村」的未來發展也抱以深切期待。

谷本潤指出,「糸島免疫村」的發展是進行中的規畫,很希望聽取其他城市或國家的經驗,畢竟人口高齡化是所有國家的共同挑戰。陳亮恭進一步補充,亞洲幅員與人口總數均居全球之冠,人口高齡化趨勢也是全球最快,發展亞洲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是刻不容緩的挑戰,也再次提及,臺灣、日本與新加坡經驗對全世界都有重要的意義。

臺積電慈善基金會、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與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於九月十二日造訪九州大學伊都校區,針對「糸島免疫村」的都市規畫計劃與關渡學的拓展進行交流與討論,臺日雙方代表在九州大學椎木講堂前合影。圖/臺北市立關渡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