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提案程序欠正義 黨團信任蒙陰影

國民黨立院黨團昨天召開黨團大會突襲通過提案,廢除黨團總召兩年條款,被視爲替現任總召傅崐萁開了「萬年總召」之路。而隨着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在大罷免後漸漸淡出黨團運作、民衆黨團總召黃國昌即將卸任,未來國會生態恐成傅崐萁說了算。

比較藍綠白國會總召選舉制度,民進黨團、民衆黨團總召連任次數均沒有限制,民進黨團因而成了萬年總召制。但此制度有利有弊,柯建銘一人縱橫黨團超過卅年,熟稔議事攻防已到出神入化地步,被對手揶揄「柯建銘魔法」;但弊端就是黨團無法培養幹部新血,總召長期被某人把持,也讓黨團運作缺乏民主精神。

而國民黨團原先採「執行長制」,執行長由黨主席直接指派,且沒有連任限制,使得黨意總是凌駕民意。

到了二○一六年後,國民黨團才修改內規仿照民進黨團改成「總召制」,建立黨團自主風氣,當年爲了避免有人成爲「柯建銘2.0」,還設下連選得連任一次條款,避免有人大權獨攬。

如今國民黨團打開總召兩年限制,且約有廿多名藍委表決過關,儘管未達藍委實際席次的半數,已讓黨內有意挑戰總召者嗅到傅崐萁黨內豐沛人脈。而黨團事先未告知立委有此議程,還趁會議尾聲臨時表決提案,顯得程序欠缺正義,黨內信任關係恐怕也蒙上陰影。

國會是朝野攻防的政治中心,柯建銘在大罷免失利轉趨低調,甚至可能在明年二月交棒,而黃國昌也即將卸任。明年國民黨團總召選舉若仍由傅崐萁繼續連任,議事攻防勢必仍採鷹派、多數做主路線,對政治性法案有所堅持,朝野是否會上演火車對撞戲碼,也將成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