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美管制晶片 只會逼中國自立門戶

美國總統川普將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晶片預料將是雙方討論的議題之一,尤其中方日前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做法與美國管制晶片出口的規範如出一轍,中方雖然沒有明說,但示威的意味濃厚。

晶片出口管制與否在華府討論多時卻無定論,正反雙方都認爲自己的論述更有利於美國在大國的科技賽局取得優勢。支持管制者認爲,美國若開放高階晶片出口,恐縮短美中之間在AI產業發展的距離,危及美國現階段保持的優勢。

然而,美國管制晶片出口,也限縮到美國晶片在中國的市佔率,逼迫中國減少對美國科技的依賴程度,給予中國創造自身技術生態的空間。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認爲,讓美國技術進入中國市場,可創造雙贏的局面,不但中國可以取得最頂尖的美國產品,美國也能贏得中國開發人才的青睞,讓他們採用美國的系統,避免演變成兩套系統的對抗。

媒體報導,中國是輝達在美國之外最重要的市場,輝達去年獲利一千三百億美元,其中有百分之十三來自中國;由於輝達有很多國家的客戶,最終仍是把產品轉賣到中國,實際上輝達來自於中國市場的獲利高於這個數字。

這也是爲什麼黃仁勳穿唐裝現身北京,不惜與美國政府分享獲利,也要向中國出售H20晶片,現在更想Blackwell系列晶片進入中國市場。

然而,這並不代表黃仁勳的論述沒有道理,美國管制晶片出口,反倒給了中國自行研發突圍的動機,到頭來可能只是拖延時間而已。

川普政府有可能希望用時間換取空間,搶在中國迎頭趕上之前,先在AI領域中取得對手難以追上的突破,但是當中國擁有全球一半的AI人才,黃仁勳最擔心的是,美國還沒來得及獲得突破,中國已先自立門戶,在這場AI競賽中與美國分庭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