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毛澤東70年前預言 G2成真?
中國大陸近期兩大熱點,一是在中共中全會通過建議稿後,步入第十五個五年規畫制定;一是吉隆坡中美磋商後,中美貿易戰能否轉進由談代打。對北京學界,興奮點不在四中建議那些概念轉折,而是把兩個熱點連在一起的兩段故事,一是毛澤東七十年前有關「十五五」預言,一是G2論的走進現實。
毛澤東在七十年前有段關於「十五五」,即今天中共正在做的第十五個五年規畫。一九五五年十月廿九日,毛預言,中國在第十五個五年計劃期,可超過美國。
毛澤東這段原話說:「我們的目標是要趕上美國,並且要超過美國。李富春同志作過報告,說超過美國不要一百年嗎,這個看法我也贊成,究竟要幾十年,看大家努力,至少是五十年吧,也許七十五年,七十五年就是十五個五年計劃。哪一天趕上美國,超過美國,我們才吐一口氣。」
有人憶起毛澤東的預言,還有學者就此拉出中美差距清單。有人認爲目前中美剩下晶片差距,在「十五五」內肯定會解決,但另些學者認爲,毛當年預言只在同溫層討論,只可理解爲鼓舞士氣,十五五規畫不會列出超美目標。
中國學界圍繞釜山川習會,有了「G2」論的熱議。學者興奮,相信「G2」已在國際格局中走向現實。這預示北京目標不是「超美」而是「G2」。
G2即兩國集團,中方最初保持警惕,近年推動,比如「太平洋容得下中美」說法。這次川習會被認爲是中美同時認可「G2」,特別是川普在會見前,公開提出「G2」說。
但也有學者認爲,圍繞「G2」仍有未了結的公案。主要指川習會的未解之謎,包含無共同聲明,時間又短,而會後雙方各自表述,北京不證實也不反駁,美財長卻有些憂慮,都不正常。
有兩種猜測,一是認爲釜山峰會,美方臨陣有變,可能是在輝達晶片供給上,臨陣不提。另種看法認爲北京明知吃虧,但願以虛易實,用貿易利益的眼前虧,換G2概念的長久利。中美由打轉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