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陸強化抗美 我有挑戰也有機遇

在美中貿易戰延燒之際,中共昨起召開四中全會,審議關乎未來五年發展計劃(十五五規畫)建議文件,會後將送明年三月人大會議拍板。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今年以來的談話和大陸官媒透露訊息判斷,爲避免受美國掣肘,科技創新,尤其晶片等高科技領域的自主研發將是重中之重,民企亦有望獲得重視。這是臺灣的機遇或者挑戰?

針對十五五規畫,外媒多預測,大陸將延續「穩增長、調結構」主軸,強化企業投資與民間消費、化解過剩產能,而據官媒新華社、人民日報近日文章,「創新」和「民生」成爲關鍵詞。

就科技創新,新華社引述習近平七月赴山西考察時稱「要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轉型升級」,文章並提到大陸自主研發高性能晶片、人工智慧大模型、機器人、新能源車、無人機、量子科技等,這些產業與當前臺灣產業發展方向,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等均有所重合。

經貿方面,當前美中貿易戰更嚴峻,大陸轉向加強與「一帶一路」和「全球南方」國家合作,影響所及,從臺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比重,從二○二○年的百分之四三點九,降至去年僅百分之卅一點七,亦可感受到變化。

從正面因素看,相較前幾年「國進民退」討論,今年在習近平召開民企座談會後,民營經濟促進法也已上路,當局對民企的重視,應有利於臺商經營發展。此外,十五五規畫除加強科技自主,還涉及農業農村、內需市場、城鎮化、文旅、綠色、民生等諸多領域,若能進一步開放政策,營造投資環境,亦是臺灣相關產業可開拓的廣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