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賴卓執拗 恐讓總預算再陷僵局
由於行政院並未在中央政府總預算中編列軍人待遇等預算,傳出國民黨團準備在週二提出複議,政院人士表明,對於編列加薪預算的立場並未改變,言下之意,民進黨對於軍公教薪資預算的態度不變。去年因在野黨爲了「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退回總預算而陷入的對抗僵局,可能再次重演。
過去一整年,朝野圍繞「少數執政」的權力角力,不過在野黨聚焦「少數」,民進黨則堅持「執政」:哪怕是少數,但執政的權力仍不容覬覦分食。碰上脾氣執拗、曾經二三二天杯葛不進臺南市議會的賴總統,更是寧可火車對撞也不願絲毫妥協。
經過整年空轉、大罷免內耗,外在還有關稅挑戰,本應是休養生息的時刻,賴政府調整策略推出一連串民生措施,促成民調回升,顯示社會大衆要的是民生、拒絕政治對抗。
不過一場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案,雖然有各地上萬鏟子超人涌向災區的義舉,但政治耳語、小動作卻也創下新高,遠超過僅一年半前的「○四○三大地震」,暴露出哪怕大罷免「卅二比○」的難堪結果,但綠營上自立委,下至青鳥側翼,仍靠着一連串小動作,一來宣泄對結果的不滿,二來也爲接下來的選舉練兵,這股力道與其說是行政部門的底氣,更可能變成綁架行政部門的新派系壓力。
新會期將是一個「超級預算會期」,除了「一一五年度總預算案」外,還有攸關普發現金及產業救助的「強化經濟及國土韌性特別預算」、「丹娜絲風災及七二八雨災復原重建特別條例」以及國防部對美軍購的「不對稱作戰韌性特別預算」。
面對外在壓力及企業界、災民企盼,朝野亟需合作推動民生法案及預算,作爲最高行政機關的行政院,不應再囿於刻板的政治意識形態、或被黨內政治勢力及議題綁架,應當展現當家作主的高度,邁出化解朝野僵局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