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大陸「灰色地帶」襲擾策略升級版
大陸無視我金馬禁限制水域,起於去年二月的金門三無船舶翻船事件。儘管事件最後在雙方多輪交涉後落幕,但中共海警大約在事件一週後開始在金門附近水域「常態化巡查」,宣稱此舉是爲維護漁民正常作業秩序,真正用意則是抹除多年來北京默認由臺灣方面實際管理金門海域的現狀,被外界視爲兩岸海上管轄權的重大變化。
除了中共海警不定期赴我金馬禁限制水域巡查,近年大陸透過民用商船甚至漁船,屢屢進犯金馬海域,輕則涉及違法捕撈或越界,重則透過關閉船舶定位,測試我方應處能力,對我前線海巡力量構成重大壓力。
由於陸方出動的是民用商船或漁船,不致讓情勢直接升高爲兩岸衝突,但因短時間內就可發動大量船隻,足令我方執法疲於奔命,這是大陸運用灰色地帶襲擾策略的升級版,凸顯大陸手段多元、官民身分轉換自如,目的就是警告賴政府。
大陸這類做法其實有跡可循,最顯著例子是二○二二年八月初時任美國聯邦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共軍隨後發動圍臺軍演,自此共機共艦頻繁越過臺海中線,如今幾成常態。
依照中共現今說法,臺海中線和金馬禁限制水域從不存在。但事實上,在兩岸當局擁有互動對話的政治基礎時,大陸基本是尊重臺海中線和金馬禁限制水域的畫設,很少越界或侵犯;即使二○一五年一月中共試圖設立兩岸M五○三航線,當年也在馬政府抗議下提出妥協方案,實際飛行時必須向西(即大陸一側)偏航,我方纔接受。
總之,無論是臺海中線、金馬禁限制水域或M五○三航線,原則都是一樣,兩岸能對話,壓力就會小很多;反之,這些「無形的線」,也很可能就消失於無形了。
從「隱形灰線」變「實際紅線」,稍一不慎可能就會擦槍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