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刮樂另類通膨!臺彩策略變動 入手「低消」加倍拉至200元

▲臺彩銷售資料顯示,民衆買刮刮樂的成本價已愈來愈高。刮刮樂示意照。(圖/記者呂佳賢攝)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通膨壓力也蔓延到常被認爲是彩迷小確幸的刮刮樂,原本面額100元的刮刮樂近幾年銷售比重逐年減少,今年以來更低於2成,且不是每個月都會發行面額百元的刮刮樂,連帶使得彩券行架上的百元刮刮樂不時缺貨,彩迷想買刮刮樂試試手氣,200元成爲低消。

刮刮樂一直以來都是臺彩金雞母,去年全國共賣出近新臺幣840億元、年增逾15%,創下歷史新高,背後除了「買刮刮樂等於做公益」的形象深植人心外,去年全年共發行60款刮刮樂也創新高,加上透過產品組合的調整,臺灣彩券默默提高200元面額刮刮樂比重,拉擡整體銷售金額也功不可沒。

以往臺彩每年發行刮刮樂的款式約在50款左右,除了春節固定發行的2000元、1000元款式外,300元、500元的款式由於考慮彩迷平日口袋深度,每年都各發行5款左右,屬點綴性質,主力放在100元及200元的產品上,讓小資族、菜籃族、上班族等焦點客羣,可以無痛從口袋掏錢一搏小確幸。

只不過,自第五屆公益彩券發行以來,臺彩策略有所調整,去年不但發行款數躍上60款大關,面額200元的款式更高達34款,相當於每個月就有近3款新的200元刮刮樂上市,反觀面額100元的刮刮樂全年僅12款,扣除過年期間一次發行17款刮刮樂中的5款100元刮刮樂,去年3至12月僅有7款100元刮刮樂,彩迷等於近2個月才能等到1款100元刮刮樂上市。

今年以來這種意圖將彩迷平均投注金額提高的策略更爲明顯,今年過年共發行16款刮刮樂,其中僅4款100元,3月至今更僅發行5款100元刮刮樂,以每個月發行2次、4款新品的速度估算,今年百元刮刮樂的發行款數恐再創新低,反觀200元刮刮樂今年以來已發行31款,佔比近6成,臺彩心態昭然若揭。

探究臺彩策略的轉變也不難發現,爲何銷售重心轉向刮刮樂,而非電腦型彩券,畢竟電腦型彩券「看天吃飯」,若當年度未有高額頭彩累積,要靠威力彩保證2億元、大樂透保證1億元的吸引力略有不足,今彩539雖有死忠彩迷,但臺彩在新產品的開發上頻頻滑鐵盧,大福彩也撐不到4年即因銷售不如預期下市,僅能憑藉着每年農曆春節、端午、中秋靠加碼衝買氣,能創造的利潤相對有限。

刮刮樂就不一樣,在鎖住約6成的獎金支出率後,賣多少賺多少,加上彩迷多半具「立即就知道是否中獎」的偏好,也讓刮刮樂具有一定的支持者,臺彩採取「刮刮樂海」的戰術也有效帶動業績,成爲公益彩券整體業績頻創新高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