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嚴倬雲與兒打造植物方舟 花蓮百鳳園成保種展示基地
辜嚴倬雲保種中心在臺泥花蓮和平水泥廠內打造DAKA園區,特別闢設百鳳園,集結上百種鳳梨科植物,成爲保種展示基地。聯合報系資料照
婦聯會前主委辜嚴倬雲昨辭世,享嵩壽105歲,她生前致力教育、關懷弱勢及長照,也和兒子辜成允投入環境保育,不只屏東高樹的保種中心,花蓮的臺泥DAKA園區也有一座百鳳園,種植147種、上千株鳳梨科植物,讓遊客對植物保種覆育有更多認識。
臺泥表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2007年在臺泥支持之下成立,17年來參與全球全球許多重要的植物保種行動,已經成功覆育包括臺灣本地在內超過3萬4000種世界各地瀕危植物,爲全球最重要的熱帶及亞熱帶植物保種基地,被譽爲亞洲第一的「植物方舟」。
隨着蘇花改通車,臺泥將位於花蓮秀林鄉的和平場部分場域設置DAKA園區,2020年1月開幕,至今已有870萬人次遊客入園,不只是遊客休憩景點,也是臺泥推動永續工作的重要基地。
臺泥表示,DAKA園區保留一處由辜嚴倬雲保種中心設置的百鳳園,是保種中心跨越中央山脈第一個規畫的保種展示基地,也是臺灣第一個戶外鳳梨展示區,共集合147種約1200株鳳梨科植物,有世界第二大生長於石灰岩礦石中的帝王鳳梨,也有世界最小的松蘿鳳梨,透過在地部落導覽員介紹,喚起遊客對保種覆育的認識。
不只如此,保種中心團隊長期以來協助臺泥和平廠礦山覆育的物種研究指導,從2018年起陸續成功將白及、綬草、長葉繡球花及山芙蓉等特色植物重回礦山,共同爲保種覆育盡心力。
臺泥DAKA園區的百鳳園,有逾千科鳳梨種植物。聯合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