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板塊18日下午漲勢回落 龍蟠科技:行業還處在與客戶互相驗證的階段
2月18日早間,固態電池板塊大幅上漲,東財固態電池(BK0968)概念指數一度漲至1606.19,漲幅達2.56%。從當日下午開始,受大盤影響,該指數逐步下滑,收盤報1567.70,漲幅爲0.10%,漲幅回落。
其中,收盤漲停的有昆工科技(BJ831152)、星雲股份(SZ300648)、華自科技(SZ300490)、杉杉股份(SH600884)、傳藝科技(SZ002866)和龍蟠科技(SH60390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在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比亞迪計劃在2027年左右啓動全固態電池的規模化示範和裝車應用,並在2030年後實現大規模上車,有望在未來與液態電池達到同價水平。
同時,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兼研發總院(科技創新管理部)高端汽車集成與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德平也透露,中國一汽於2014年開始研發全固態電池,以整車需求爲指引,計劃2027年進行小批量應用。
對於固態電池的進展,2月18日下午,龍蟠科技相關人士在電話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在固態電池方面有2條線在佈局,一條走三元路線,一條走磷酸鐵鋰路線。
“上市公司有一家全資子公司三金鋰電,位於蘇州張家港市的國家級化工園區和保稅區內,核心產品是高鎳前驅體與富鋰錳基前驅體。”據其介紹,三金鋰電目前一期量產線產能在5000噸/年左右,若未來隨着固態電池市場發展,可擴產到5萬噸/年左右,未來目標客戶主要是海外的電池廠,由於出口關稅等優勢,對一些海外客戶具有吸引力。
該人士表示,整體來看,目前固態電池行業還處在與客戶互相驗證的階段,針對固態電池的高鎳前驅體以及富鋰錳基前驅體已通過客戶認證,部分超高鎳前驅體產品也正在和客戶進行聯合開發。三金鋰電也於去年8月份推出固態電池前驅體D系列產品,通過元素摻雜、結構調節等優化措施,可爲固態電池應用場景提供理想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在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三金鋰電與國內頭部固態電池廠商展開合作,同時與頭部高校也有產學研共同開發。
該人士還表示,在目前這個階段,對公司的研發能力非常看重,對快速響應、快速迭代的要求比較高。另外,在磷酸鐵鋰路線上,上市公司旗下的常州鋰源也在和客戶做固態電池磷酸鐵鋰正極的驗證和測試。
“固態電池是需要整個產業鏈做配套的,各家企業產品也有區別,實驗室、中試線和大規模量產三個階段中每個階段可能都要多年時間,估計還要四五年才能實現量產。”該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