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盪回調,近一週負收益理財產品佔比升至9%丨機警理財週報

編者按:《機警理財日報》作爲南財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南財理財通的金牌理財專欄,目前細分了現金、純固收、固收+期權、固收+權益、混合、權益、衍生品七大類,已實現對銀行理財市場的每日追蹤。爲了進一步反映銀行理財行業發展現狀,南財理財通課題組增設機警理財週報專題,力求及時準確研判理財行業趨勢、洞悉理財產品表現,以期爲銀行理財行業轉型發展帶來參考價值。

【市場回顧】

債市方面,資金價格受季末影響擡升,整體較爲平穩。3月28日DR007加權均價升至2.05%;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至1.81%。股市方面,上週A股指數震盪回調。滬深300指數勉強收正,周漲幅0.012%,中證500指數、上證指數週跌幅分別爲0.94%、0.4%。板塊方面,醫藥生物、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周漲幅居前。

【破淨情況】

公募理財破淨產品數量繼續下降。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統計,理財公司共有22,081只存續公募理財產品,其中277只累計淨值低於1,銀行理財綜合破淨率降至1.25%。權益類、混合類理財破淨率分別爲52.63%和7.56%;固定收益類公募理財破淨率僅爲0.78%,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破淨率爲零。

分投資期限看,人民幣固定收益類產品中,1~2年期限產品破淨率最高,爲1.65%,6~12個月期限產品和3年以上期限產品破淨率分別爲1.18%和1.1%。其餘投資週期產品破淨率在1%以下。

【新發情況】

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上週(3月24日—3月30日),31家理財公司合計發行了470只理財產品(同一產品登記編碼下不同份額合併計算),股份行理財公司發行產品數量位居前三,分別是民生理財、華夏理財和興銀理財。

從產品結構看,理財公司上週新發產品仍以R2(中低風險)、封閉式淨值型、固收類公募型產品爲主,僅有招銀理財、農銀理財和興銀理財佈局了混合類產品。此外,民生理財發行了兩款私募權益類產品,這也是3月份以來首次有理財公司發行權益類產品。

據瞭解,民生理財發行的權益類產品來自翠竹系列,以“翠竹權益類兩年封閉10號”爲例,該產品成立於3月25日,爲私募封閉式淨值型產品,風險等級爲三級(中風險),投資週期爲736天,業績比較基準爲3.75%(年化),S份額(私銀專屬款)和J份額(家族信託款)起購金額均爲300萬元。

從投資策略來看,該產品爲股權投資產品,募集資金主要通過信託計劃投資於浙江銀盾雲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投資期限爲2年,到期一次性歸還本金及收益。從募集情況看,產品J份額募集規模爲5350萬元,S份額募集金額爲5.439億元。

從新發產品定價看,上週新發固收類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均值爲2.72%,不同期限產品定價均在3%以下。分不同期限看,除1~3月產品定價環比下跌了25bps、3年以上期限產品定價回升至2.67%外,其餘期限產品定價環比基本持平。不過,周度產品發行量較少,相關統計數據僅供參考。

【收益情況】

上週債市繼續好轉,權益市場表現不佳,銀行理財周度收益情況整體轉暖。固定收益類理財近一週平均淨值增長率爲0.0804%,混合類、權益類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近一週平均淨值增長率分別爲-0.0883%、-1.5133%、-1.4639%。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各投資期限產品近一週淨值增長率均值均爲正數;3年以上期限固定收益類產品周度收益率最高,近一週淨值增長率均值爲0.0899%。

現金類產品中,人民幣、美元、澳元產品周內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爲1.592%、3.994%和3.32%。(統計範圍:截至統計日成立滿一個月的現金理財,剔除七日年化收益率高於美元現金理財的異常數據)

從負收益情況看,9.03%的人民幣公募理財產品(理財公司發行)近一週收益爲負,環比前一週上升。具體來看,近一週收益爲負的固定收益類、混合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比例分別爲6.35%、49.36%、86.11%和100%。

固定收益類產品中,2年以上期限產品近一週浮虧的比例擡升。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2~3年期限和3年以上期限近一週負收益產品佔比超15%,分別爲15.99%和15.69%,其餘投資期限負收益產品數量佔比均低於10%。

【行業熱點】

證監會修改發行與承銷規則,銀行理財、保險資管產品爲IPO優先配售對象

3月28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自公佈之日起施行。《承銷辦法》增加銀行理財產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作爲IPO優先配售對象,明確由證券交易所制定IPO分類配售具體規定,禁止參與IPO戰略配售的投資者在承諾的限售期內出借股份。

銀行理財“糾偏”:473只產品本月下調業績比較基準部分產品調整幅度超過“百點”

近期,中銀理財、建信理財、浦銀理財等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發佈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調公告,部分產品基準下限跌破2%,部分產品調整幅度超過100個基點。爲了避免投資人到期贖回,不少銀行理財產品相繼下調管理費,有些甚至降至零。

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首批外幣回購業務落地

年內已有多家銀行及其理財子公司落地首批外幣回購業務。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消息,今年2月份以來,杭銀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和光大理財通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繫統達成多筆以上海清算所託管債券爲抵押品的外幣回購交易。

銀行理財平滑淨值“手段”多

記者從業內獲悉,部分中小券商借着爲銀行理財做暫估業績報酬回補產品淨值的方式幹起了通道業務的老本行。操作上,銀行理財會將所募集的理財資金投向一隻券商資管計劃,而券商資管通過設置資管合同的業績報酬計提條款,可以先把該資管計劃的一部分超額業績報酬放在資管計劃層面,等待後期理財淨值下跌再分配給銀行理財。這使理財產品淨值不能及時反映所投資產的價格變化,違背資管新規。

(數據來源: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財經數據中心、南財理財通,其中行業熱點內容整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證券時報、證券日報、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