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漲不停靠印鈔?網友熱議「通膨效應」:現金就是垃圾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有網友在PTT Stock板發文提問,回顧自己從臺股指數12,000點入市至今,指數已翻倍以上,他好奇「是不是因爲一直印鈔,股市纔會一直漲?」該問題引發熱烈討論,網友普遍認爲貨幣寬鬆與通膨確實推升資產價格,但也有人指出企業獲利、產業發展與政策護盤同樣是重要因素,討論從總經環境延伸至股市結構,意見多元。

原PO提到,早年入市時長輩提醒「臺股已經在高點,隨時會崩回去」,但多年來指數不僅未大幅回落,反而持續攀升,甚至突破倍數成長。他因此質疑股市是否存在「盡頭」,並將矛頭指向全球央行長期寬鬆與印鈔行爲,認爲若資金不斷流入市場,股市恐怕不會回頭。

對此,許多網友呼應原PO觀點,直言「錢越來越小,指數只能越來越高」、「股市就是鈔票數量,就這麼簡單」,也有人以「現金就是垃圾」形容資金貶值速度,認爲在通膨環境下不投資反而坐等購買力縮水。一些網友指出,國安基金護盤、政府政策偏多,加上薪資與流動資金持續進場,長期大盤確實向上。

另一派網友則以企業本質與產業面分析,認爲「企業有賺錢,淨值自然增加」、「科技產業發展與外資涌入纔是推升主因」,並提醒不該簡化爲單純「印鈔=漲股市」。也有專注ETF或指數投資的網友認爲,政府勢必會維持市場穩定,因此「做多指數很難輸」,呼應了「長期投資0050就穩賺」的共識。

然而,也有網友提出不同意見與補充觀點。有人以日本90年代QE爲例,指出「印鈔不代表股市必然上漲,還可能陷入流動性陷阱」;有人則提醒「股市漲跌本質仍取決於公司基本面與產業趨勢」,而非僅僅由貨幣政策決定。部分討論更延伸至地緣政治,直言「臺股盡頭恐怕是臺海戰爭」,顯示市場除了總經與資金面外,仍存在系統性風險。

整體來看,該討論展現投資人對「印鈔、通膨與股市」三者關係的高度關注。部分網友視其爲推升資產價格的必然結果,另一些則強調產業與結構性因素,雙方論點交鋒激烈,也凸顯投資人面對長期資金寬鬆下的股市成長,既期待也伴隨不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