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恐慌夜再起?網友求解「明天怎麼不殺低」眾人一句話曝真理

週末臺股投資人討論「恐慌日」因應策略,不少人喊話「刪App纔是王道」,提醒理性分批佈局比盯盤更重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股震盪再起,不少投資人週末提前焦慮。一名網友在PTT股板發文表示自己手上持有00878、美債與垃圾債ETF及個股共約320萬元,雖然部分仍有獲利,但擔心週一開盤恐慌殺盤,忍不住求助「明天要怎麼克服恐懼,不要殺低?」此文一出引起熱烈討論,留言區出現一面倒的共鳴建議。

原PO透露,資金配置約四分之一仍是現金,現持有00878約小賺2元、美債ETF被套1.5元、垃圾債ETF小賺1元、個股獲利約10萬。他擔心週一行情如四月那波連跌幾天,內心不安想提前設防。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分享「抗恐慌」心得,有人理性分析分批加碼策略,也有人直接建議最有效的方法是...關掉交易App。

不少人主張保持冷靜、理性操作,「沒開槓杆ok的」、「放着都不動,如果真的跌三天再加碼」、「明天買5%資金然後看戲,明後天再跌再買10%、15%,越跌越買多」。也有網友鼓勵原PO以規劃化方式進場,「設定跌幾%,進場幾成資金呀,跌3%進2成,跌5%再進3成」。還有人安撫說「美債明天就翻正了怕什麼」、「國安基金護盤不用恐慌」。

但也有一派語氣更直接,認爲根本「不用克服,直接刪App就好」。留言一面倒出現「刪app」、「不要開app」、「關app」、「專心上班刪app」等建議;另有人打趣回覆「高能兒你好,不要看不就好了」、「開盤秒清空,跌深接回,選我正解」、「全賣,這次不一樣,會回15000」。有網友甚至戲稱,「股神是泥」、「我這有一本如來個股秘笈」,在玩笑中透露股市焦慮的普遍性。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