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太早賣!蘋果股價飆新高 巴菲特少賺1.5兆
▲「股神」巴菲特。(圖/路透社)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iPhone 17熱銷帶動股價強勢上漲,蘋果20日股價勁揚近4%,收在262.24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市值一舉攀升至3.89兆美元,再度超越微軟成爲美國市值第二大企業寶座。「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掌管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先前減持蘋果的決策,如今看來「少賺很多」,錯失的帳面收益估計近500億美元(約新臺幣1.54兆元)。
巴菲特自2016年至2018年間大量買入蘋果股票,這項投資被視爲他職業生涯中最成功的操作之一;然而,從2024年起,波克夏開始大舉減持蘋果持股,並於今年進一步出售。這個減碼行動現在看來,恐怕像是錯過大好的再撈一筆的機會。
根據最新申報,截至今年6月30日,波克夏持有的蘋果股票已從2023年底的9.06億股大幅減少至2.8億股,減幅接近3分之2。市場推估波克夏出售價格平均約爲每股185美元,對比目前262美元的市價,相當於每股少賺約77美元,整體錯失的帳面收益估計接近500億美元;此外,這筆減碼交易還需繳納鉅額企業所得稅,初步估算可能高達200億美元(約新臺幣6140億元)。
對於減持動機,市場衆說紛紜。巴菲特本人曾在2023年5月的波克夏年度股東會中表示,未來企業稅率可能上調,是投資考量的一部分因素。
部分長期關注波克夏的分析師則指出,蘋果在波克夏投資組合中比重過高,過去曾佔其總部位超過40%,風險集中;截至今年6月底,該比重已降至約25%。也有觀點認爲,巴菲特可能爲提前做好交棒準備而籌措現金;根據財報,波克夏目前持有現金部位已超過3300億美元,維持極高流動性與安全邊際。
由於蘋果近期股價持續上攻,市場關注巴菲特可能會在第3季進一步減碼,具體變動將於11月中旬公佈的13F報告中揭曉。